讲真,极狐要给阿尔法T5搞个增程版,这事儿吧,就像是你班里一个常年偏科、但总觉得自己是潜力股的同学,在高考前一个月突然宣布,他要开始背文综了。
你不能说他不努力,你只能说他的努力,有一种不合时宜的悲壮感。
开局先看参数,CLTC纯电续航215公里。
诶,215公里。
看到这个数字,我陷入了沉思。我反复确认了一下手机上的日历,现在确实是2024年,不是2018年。在这个纯电续航动不动就往七八百公里去卷、不带个800V高压快充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的时代,极狐端上来一个215公里的纯电续航,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复古的精神,一种行为艺术,一种对这个浮躁内卷的时代发出的无声抗议。
三体人看了都得从脱水的状态里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造车,就是这么个造法?太阳开过去都要一个趔趄。
当然,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人家这是增程,有“续命小马达”的,综合续航1215公里呢,不怕的。
是是是,有道理。但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法则。大家玩的都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闪电战。你看隔壁理想,直接把五星级的家搬进车里,问界更是掏出了华为这尊雷电法王,零跑和深蓝这种选手,干脆就不当人了,直接掀桌子,把价格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到火星子都出来了。
这个战场的逻辑是,要么你有一个长到无法拒绝的长板,要么你有一个低到无法拒绝的价格。
而极狐T5增程版呢?它非常礼貌地站在战场中间,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很均衡”。
这就像两伙修仙的正在互放大招,什么“佛怒火莲”和“万剑归宗”都往外扔,你突然在中间打坐,说我的真气很醇厚,生生不息。你猜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你会被两边的大招顺便蒸发掉,连个骨灰都留不下来。
215公里的纯电续航,是一个极其尴尬的数字。它是一个“精神上的纯电车”,专门用来安慰那些对发动机噪音有心理洁癖,但又不敢all in纯电的用户。在城市里通勤,够用,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清醒的妥协。但只要你稍微想跨个区,或者冬天开个暖风,那个1.5升的“续命小马达”就开始在你屁股底下嗡嗡作响,时刻提醒你,别装了,摊牌了,你本质上还是个油车。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买了一双防水的运动鞋,结果刚下雨,鞋面是干的,水全从脚脖子灌进去了。你说它防不防水?它防了,但又没完全防。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现实主义者,对数字有天然的不信任。标定215,在我这里先打个八折,冬天再腰斩一次。剩下的里程,可能还不够我开车去超市参加个鸡蛋打折活动再开回来。那我图什么呢?图的就是那个“可电可油”的灵活?
说实话,研究这些参数让我头大。昨天我为了凑单买的那个空气炸锅,说明书比这车的配置表还复杂,最后还不是用来烤红薯。
真正的矛盾在于,想买增程的用户,心理预期已经被理想和问界那帮“颠子”给拉满了。他们要的不是一个“能用”的增程,而是一个“好用”的、甚至是“能装”的增程。他们需要超长的纯电续航来覆盖90%的日常场景,以至于他们可以骗自己说“我开的就是电车”。而极狐这个215公里的临时电容,显然不足以支撑起这个美丽的谎言。它太诚实了,诚实到有点残忍。
我真的会谢,这种产品定义是谁做的?拉出去枪毙五分钟都不过分!
当然,极狐的技术底子是不差的。什么全铝车身、什么麦格纳的调校,这些都是硬通货。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不吃这一套了。这就好像你去相亲,你跟姑娘大谈你家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结果姑娘问了你三个问题:有房吗?多大?学区吗?
你看,大家都很现实。你说的那些“好”,如果不能立刻转化为“爽”,那就约等于零。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一句,我感觉我不是在评车,我是在给一个偏科生做职业规划,明明有点技术底子,为什么每次都精准地踩在消费者的痒点之外呢?这本身就是一种玄学。
所以极狐T5增程版这个车,它不坏,甚至可能还挺好开。它的6.5秒加速,200kW的电机,都说明它不是个样子货。但在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它不够极端,不够疯狂,不够偏执。它就像一个五边形战士,但每一条边都不够长。
它试图讨好所有人,但结果往往是谁也讨好不了。
那么,这个车最终会怎么样?我的判断是,它会在一片叫好声(主要来自内部员工和极少数真爱粉)中,安静地躺在4S店的角落里,像一个沉默的背景板,用自己的销量,去反衬隔壁的理想问界有多么火爆。
这不是极狐的错,也不是T5的错。
错的是这个时代,它要求每一个选手都必须是个“颠子”。而极狐,看起来还是太正常了。正常,就是它最大的问题。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