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成功了!关门只剩安静,续航590KM1公里7分,远超BBA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马路上的“绿牌”越来越多了?以前看到新能源车,大家还会多瞅两眼,现在都快习以为常了。而更让人感慨的是,这些挂着绿牌的车里,越来越多是咱们自己品牌的。曾几何时,买豪华车,BBA几乎是唯一选项。奔驰的“三叉星”、宝马的“双肾”、奥迪的“四环”,那都是身份的象征。可如今,这些光环似乎正在一点点褪色。为啥?因为咱们自己的车,真的站起来了!就拿比亚迪汉来说,2025款智驾版一出,直接把BBA按在地上摩擦。800公里的实测续航,3.9秒破百的加速,还有终身质保的电池,这哪是“平替”,这分明是“降维打击”! 难怪有人说:“花40万买BBA电车,不如20万买比亚迪汉,多出来的钱够加十年油了!”这话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道理不假。今天,我就以一个开了20年车的老司机身份,带大家好好盘一盘,这辆让BBA都“慌了”的比亚迪汉,到底强在哪?
先说说这“关门只剩安静”是啥体验。我第一次试驾汉的时候,特意在地下车库关了几次车门,那声音,沉稳、厚重,还带着一丝回响,跟关上奔驰S级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要知道,这可是20多万的车啊。这背后,是比亚迪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上下了大功夫。ANC主动降噪、双层隔音玻璃、全车声学包,这些以前只在百万豪车里才有的配置,现在都成了汉的标配。开着它跑高速,风噪、胎噪都被隔绝在外,车里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移动头等舱”。反观一些BBA的入门级电车,为了控制成本,隔音材料能省则省,跑起来嗡嗡响,哪还有豪华感可言?难怪有网友调侃:“BBA的‘B’,现在是‘Buzzing’(嗡嗡响)的B了。”
再说续航,这可是电动车的“命根子”。比亚迪汉官方CLTC续航701公里,但实测经济模式下跑高速能接近800公里!什么概念?从北京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途都不用充电。而它的对手们呢?宝马i5标称续航600公里出头,实际高速也就500多;奔驰EQE更是“虚标王”,标590公里,实际跑400多就不错了。更气人的是充电速度,汉的800V高压平台,30%到80%只需20分钟,吃顿饭的功夫,电就满了。而BBA的车,30分钟都算快的了。这差距,就像高铁和绿皮火车的区别。有朋友花45万买了宝马i5,开了三个月后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买比亚迪汉了,续航长、充电快、配置高,就图个车标,多花了二十多万!”
最后说说这“1公里7分”的用车成本。算笔账你就明白了:比亚迪汉百公里耗电约15度,按家充谷电0.3元/度算,一公里才4分5厘钱。就算按商业电1元/度算,一公里也才1毛5。而BBA的电车,百公里耗电普遍在20度以上,电费自然更高。这还没算保养!比亚迪汉首任车主电池终身质保,小保养一次才200多,而BBA一次小保养动辄上千,四年下来差出一台iPhone的钱。这哪是省钱,这是“捡钱”啊!难怪二手车商都抢着收汉,三年车龄保值率高达68%,比特斯拉Model 3还高,这在新能源圈简直是“神话”。
当然,汉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它的车机系统虽然流畅,但UI设计还是有点“理工男”审美,不如新势力那么花哨。内饰用料虽好,但设计语言偏稳重,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够“潮”。还有,它的智能驾驶虽然有“天神之眼”系统,但在复杂城区路况下的表现,还有提升空间。但瑕不掩瑜,这些小缺点,在它碾压级的续航、性能、成本和质保面前,简直不值一提。就像网友说的:“比亚迪把钱都花在刀刃上了,不像某些品牌,把钱都花在车标和4S店装修上了。”
所以,回到标题,“中国制造”真的成功了!比亚迪汉用实力证明,我们不仅能造出好车,还能造出比BBA更好、更便宜、更省心的车。它不再是“备选项”,而是“首选项”。当一辆20多万的国产车,能在续航、性能、静谧性、成本上全面超越40多万的BBA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为一个车标多花一倍的钱? 时代变了,选择也该变了。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