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买得起保不起”的现象已成为当前行业焦点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高维修成本、高出险率、保险定价机制不完善以及行业配套不足等多方面因素。
新能源汽车很多采用一体化压铸、智能化配置和电池底盘集成技术,导致维修难度大、成本高。例如,轻微碰撞可能需更换整个电池组,费用高达数万元至数十万元。此外,维修渠道受限,多数品牌仅授权4S店维修,进一步推高费用。
新能源车因电动机“恒扭矩”特性,加速快,易导致驾驶误操作;同时,年轻车主占比高,驾驶习惯更激进。
新能源车险数据积累不足,车型迭代快,保险公司难以精准评估风险,部分车型基准费率偏低,导致承保亏损。
新能源车维修技术门槛高,专业技师缺口大,社会化维修体系尚未成熟,进一步加剧维修难、维修贵问题。
未来需优化定价机制、加强营运车监管,并推动车企优化可维修性设计,以平衡车主“可负担”与险企“可持续”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