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蔚来在卖车,进去才发现,这是个大型“入教”现场

这个十一假期,我溜达到商场,本来想安静地当个美男子,顺便看看蔚来全新ES8,结果一脚踏进去,差点以为误入了哪个网红奶茶店的开业现场。

展厅里人挤人,乌泱泱一片,空气里弥漫着一股人民币和多巴胺混合的奇妙味道。每一个销售,哦不,每一个“渡劫导师”,都忙得脚不沾地,脸上挂着职业但略显扭曲的微笑,仿佛在用眼神告诉你:“别问,问就是等,爱买不买。”

试驾队伍排得比我当年高考进考场还长,我凑过去听了一耳朵,渡劫导师们话术惊人地一致:“哥,现在下单,最快提车也要三个月起步。”

我以为这句大实话能劝退一片,结果坏了菜了,现场的“信徒”们眼睛都没眨一下,刷卡下单的声音此起彼伏,好像那不是几十万的车,是超市里买一送一的卷纸。

我以为蔚来在卖车,进去才发现,这是个大型“入教”现场-有驾

这就不对劲了。

现在的车圈,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卷到最后连创始人都得亲自下场直播卷流量,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这么一个掀桌子成风的环境里,一个新车,敢让消费者等三个月,而且大家还真就心甘情愿地等,这背后一定有妖法。

蔚来ES8这波操作,本质上不是在卖车,它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用户筛选仪式。

首先,它用一个极其离谱的价格,把所有人的CPU都干烧了。BaaS方案,29.88万。

29.88万,你买个啥?你买了一个移动的豪华客厅,标配102度电池、900V高压平台,还塞了三把零重力座椅,车顶上那块21.4英寸的Mini-LED大彩电,比我家里卧室的电视都大。更骚的是,它几乎是把百万级大哥ET9的智能硬件和底盘技术,直接“压缩毛巾”一样塞了进来。

我以为蔚来在卖车,进去才发现,这是个大型“入教”现场-有驾

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修仙小说里的主角,明明是筑基期,结果一出手,功法、法宝全是元婴期大能的配置。这简直就是掀桌子,不,这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还怎么玩?人家在打价格战,蔚来直接开始进行物种层面的降维打击。

然后,它用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案,解决了家庭用户最玄学的痛点——空间。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痛。传统的六座SUV,就是个骗局。坐满六个人,后备厢就只能塞几个书包。你想三代同游?可以,行李全部顺丰到付。要么坐人,要么装行李,你只能选一个。

ES8是怎么干的?它不跟你玩虚的,直接给你一个230L的前备厢,再加一个能分层的777L后备厢。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可以同时装下全家人的行李、孩子的婴儿车、老丈人的渔具,甚至还能塞进去你私藏的两箱茅台。

试驾的时候,旁边一个大哥带着老婆孩子,看完后备厢直接就悟了,对着他老婆说:“这下回老家,你妈的土特产有多少都能拉回来了。”你看,所谓的产品力,有时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它解决的不是续航焦虑,它解决的是家庭关系焦虑。

我以为蔚来在卖车,进去才发现,这是个大型“入教”现场-有驾

讲真,我上次排这么长的队还是为了买个什么网红蛋糕,结果齁甜,吃了一口就扔了。人的热情,有时候真的挺莫名其妙的。

但以上这些,都只是开胃菜。蔚来最核心的,也是最让友商心态爆了的,是它那套“换电”的道诡异仙。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电动车补能的终极答案,可能真的不在充电桩,而在换电站。当别人还在为抢一个充电桩大打出手,为充电要一个小时而焦虑万分的时候,蔚来车主三分钟满电复活,一脚油门扬长而去。

这种体验上的碾压,是任何参数都无法弥补的。就问你怕不怕?

而且BaaS方案,电池租用,车电分离。这又是一个“不装了,摊牌了”的阳谋。它直接把最贵的电池成本从车价里剥离,让你的购车门槛“哐”地一下就降下来了。超过90%的用户都选BaaS,这说明什么?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能省钱的好东西,大家是真懂。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把一个汽车买卖写得跟入教仪式似的。但你再去一趟那个展厅,看看那些人的眼神,你就懂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大家愿意等三个月?

我觉得这等待本身,已经成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在一个人人都能轻松拥有的时代,“稀缺”和“等待”反而成了新的奢侈品。这三个月的等待,成了一种社交货币,一种无形的投资。它让你在未来三个月里,在和朋友的每一次聊天中,都能不经意地提起:“诶,我订了台新ES8,就是交付有点慢,得等仨月。”

我以为蔚来在卖车,进去才发现,这是个大型“入教”现场-有驾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看,我选的这个东西,很火,很抢手,我的眼光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所以,这三个月,等的不是车,是身份认同,是品位勋章,是一种“我赌对了”的快感。

蔚来十年,烧了几百个亿,最后烧出来的,可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黑科技,而是一种近乎品牌玄学的用户信仰。会买蔚来的人,就是喜欢蔚来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别再分析什么产品力、性价比了。大家愿意排队,愿意等,最终的答案可能非常耍流氓:

因为那个标,因为那个社区,因为那个能让你在高速服务区三分钟就满血复活的任意门。

因为好产品值得等待?不,是因为等待,让这个产品显得更好了。这逻辑,简直是典中典。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