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

说起丰田卡罗拉,它一直是合资紧凑型车里的老熟人。最近收到个内部渠道的小爆料,新一代卡罗拉换了个锤头鲨前脸,看上去就像从新能源车里借了个招数过来。

上礼拜去4S店,见着销售小刘问:这次卡罗拉到底是换换皮,还是彻底换代?他说:外观是大变样,配两个新发动机,2.0L和1.8L混动,轴距还拉长了,彻底不是以前那套。听着挺踏实,不过销量顶得住吗?这车销量曾经不紧不慢,单月能卖两三万台(估算,样本有限),这波调整算是赌上丰田的招牌了。

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有驾

说说轴距,2.75米,和亚洲狮持平,现款卡罗拉才2.7米,5公分虽然听着不多,但这相当于给后排多加了大半个足球场的落脚空间。试想家里老人坐车时,脚能往后一伸,没有硬邦邦的感受,多舒心。

这长了轴距,车身长度从4635毫米拉到了4710毫米,带来的问题是谁扛?像我朋友说:这车变长了,停车麻烦不?这确实是个现实痛点,都市白领的停车位都不宽敞,车长一长还得多转几圈,这倒是对比朗逸明显的差别——朗逸尺寸相近但轴距只2.68米,短后悬更灵活一些。

动力上,2.0L自然吸气、126千瓦的输出,和1.8L混动的主打低油耗,形成一招一式的双拳出击。有人会问:那1.5L和1.2T怎么办?有没有砍掉?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官方资料没明确答复,但从供应链角度猜测可能淘汰了,毕竟发动机品类多了,供应链压力大,库存和研发成本都可能上升不少。

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有驾

说起供应链,这变化更像是饭馆换菜单。厨房和采购都得重新配菜,供应商不一样,研发团队忙调校。就像你去披萨店,突然菜单来个意大利面,这种改动成本远比外表变个颜色多。这也是为什么新车型推迟上市成常态——背后的筹备复杂得很。

不过得承认,我之前觉得卡罗拉这车变化不会太大,有点保守。现在看来调整幅度不小,尤其这锤头鲨前脸,怎么看都比老款激进多了,感觉丰田自己都想把它往年轻、运动化方向推。别高兴太早,这设计在国内到底受不受欢迎还得看市场反应,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锤头鲨风格到底算不算更讨国产消费者欢心呢?

主观上感觉,2.0L车型配合长轴距,可能瞄准了想要空间感和动力感的消费者。反观亚洲狮,那车有点尴尬,定位和卡罗拉交叉重合,未来会不会卡罗拉直接取代亚洲狮?这段先按下不表。

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有驾

聊聊实用性,我那朋友还提了句:混动车型电池不会很重吗?会不会影响后排乘坐感?电池组多半藏后备厢底下或者座椅下方,对后排舒适度影响微乎其微,但车尾底盘加重,悬挂调校得更细致。要不然开起来就像多外挂了个铅块,灵活性打折。

你们猜,这种长轴距加混动组合,油耗能降多少?我简略算了下,按照市面上类似混动的表现,百公里油耗估计能降到4.5-5升区间(体感),比传统1.5L燃油版节省近20%左右,这对通勤族来说,确实省得不少。不过这数字得等更多实测数据确认。

说实话,我有点嫌麻烦,车型配置多,消费者选车难度反倒增加。不懂车的朋友可能看了半天,最后也不知该选谁。面对朗逸和轩逸,这两款竞争对手继续稳扎稳打,卡罗拉这次真的能柿子挑软的捏吗?

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有驾

提一句,我碰到修理工,他们经常吐槽丰田这套混动系统电池维修复杂,成本不低。新的2.0L发动机有没有调整维修难度?暂时没获得一线数据,说实话,估计没那么简单。

这新款卡罗拉更像是个有点野心的变革者,拉长车身,换脸更犀利,动力线也顺应时代加码混动。这是不是意味着合资车型进入一个更新迭代加速的周期?我们还得多盯着。

我突然好奇——你们怎么看?这样一辆看似肌肉男气息浓的时候,实际体验会不会如预期那般锋利?还有绿色尾灯那根红色贯穿条,是该感慨设计审美进步了,还是担忧设计只是跟风而已?

新款丰田卡罗拉换装“锤头鲨”前脸,提供2.0L燃油和1.8L混动更具攻击性和长轴距,或将取代亚洲狮成为焦点-有驾

留个悬念吧,等把这车实车坐满一圈,我再跟你说它到底是狠角色还是花架子。说起这尾灯的光影,暗下去的晚上,能不能像鲨鱼眼睛一样吓吓别人?这细节,我还真没想到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