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大家都在聊一个话题,那就是现在的车要是没点“智能”配置,好像都不好意思上市了。
但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也犯嘀咕,到底什么样的车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智能车?
是中控屏幕越大越好,还是语音助手能陪着聊天就算智能?
如果智能驾驶只是在路况好的高速上能自己跟着车,一到市区复杂的路口就“罢工”,那这种智能对我们日常用车来说,意义又有多大呢?
就在大家对“智能汽车”的定义还有些模糊的时候,最近在成都车展上亮相的一款新车——星途ET5,似乎给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特别是它身上搭载的一项“黑科技”,让很多人觉得,这次的智能驾驶,可能真的要动真格了。
首先咱们来说说星途ET5这台车本身。
作为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星途这次推出的ET5是一款中型SUV,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冲着咱们的家庭用户来的。
从外观设计上就能看出来,它没有采用现在很多新车那种特别夸张、激进的线条,整个车身看起来非常圆润、饱满。
设计师说灵感来自大自然,比如车灯的造型有点像贝壳,侧面的曲线摸上去很顺滑,据说这样设计的初衷之一,就是考虑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上下车时不容易被尖锐的边角磕碰到。
这种注重实用和亲和力的设计思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远比那些看起来很酷但不太实用的造型要来得贴心。
可以说,这是一款在设计上就充分考虑了“家”这个核心场景的车。
当然,对于家用车来说,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
星途ET5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车身结构上,它用了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高强度钢材,这就好比给车子穿上了一身坚固的铠甲。
同时,全车标配了7个安全气囊,连后排乘客的头部侧面都考虑到了,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最关键的电池安全问题上,星途ET5的标准定得非常高。
按照官方的说法,它的电池安全设计是参照了未来2026年才会实施的新版法规,很多指标都远超现行的国家标准。
举两个例子:它的电池包能承受200千牛的挤压力,这个数值是国标的两倍,通俗点说,就是抗挤压能力特别强;它还能在水里浸泡48小时后依然保证安全,而国标的要求是半小时,这其中的差距是96倍。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种在安全上不计成本的投入,带来的踏实感是任何花哨功能都无法替代的。
不过,如果仅仅是设计贴心、用料扎实,那星途ET5也只是一款优秀的家用车。
真正让它在众多新车中脱颖而出,引起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是它那颗与众不同的“大脑”——全球第一款搭载了地平线公司最新旗舰芯片“征程6P”的车型。
在发布会上,地平线公司的创始人余凯博士亲自到场为这款车和这颗芯片站台,他强调这套系统不仅仅是硬件的堆砌,它更拥有一种“像人一样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辅助工具,而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驾驶伙伴。
那么,这颗被寄予厚望的“中国芯”——地平线征程6P,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它具备非常强大的硬件基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算力”。
算力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理解起来很简单。
你可以把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想象成一个正在开车的人,路面上的其他车辆、行人、红绿灯、指示牌等等,都是需要眼睛看到并由大脑来处理的信息。
算力,就相当于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
如果算力不够,就像一个人反应慢,看到前面有突发情况,可能要愣一下才能做出反应,在高速行驶中,这一瞬间的延迟可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而征程6P的算力高达560TOPS,这意味着它每秒可以进行560万亿次运算。
有了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后盾,星途ET5的驾驶辅助系统在面对各种复杂路况时,就能做到几乎零延迟的响应。
比如在演示中,小区道路里突然跑出来一个行人,系统做出刹车反应的时间比真人驾驶员快了0.5秒以上。
这宝贵的半秒钟,就是高算力带来的安全保障。
无论是市区里防不胜防的“鬼探头”,还是高速公路上前车的突然急刹,这颗强大的“大脑”都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观察-判断-决策-执行”的全过程,确保行车安全。
其次,也是这套系统最核心的进步,在于它不再是机械地执行程序,而是真正地“理解”驾驶场景。
传统的智能驾驶系统,很多是基于工程师预先编写好的规则来运行的,就像一本厚厚的操作手册,告诉它遇到红灯就停,旁边有车就保持距离。
这在路况简单、规则明确的场景下是有效的,但现实中的驾驶环境千变万化,总有手册上没写到的情况。
比如在一条没有划线的窄路上会车,很多新手司机会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传统的智驾系统可能也会“蒙圈”,因为它没有明确的规则可以遵循。
但搭载了征程6P的这套系统,它学习和决策的方式更接近人类。
它不是死记硬背规则,而是通过学习海量的驾驶数据,来“理解”整个场景的动态。
它会分析对向来车的速度和角度,感知路边的空间,甚至能像老司机一样,通过一些细微的动态来预判对方的意图,然后精准地控制方向和速度,平稳地完成会车。
这就是“类人思考”的真正含义。
它能够在下雨天路面湿滑时,结合传感器的信息,自动调整刹车的方式,让车开得更稳,避免打滑。
这种能力,让智能驾驶从一个“辅助工具”,向一个“可靠的代驾”迈进了一大步。
最后,星途ET5和地平线的这次合作,还带来了一个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实际的好处:它把顶尖的智能驾驶技术的价格,拉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亲民区间。
过去,像这种具备“类人思考”能力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基本上是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的专属配置,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而星途ET5作为一款主打20万级别的家用SUV,却率先搭载了这样的顶级技术。
这无异于一次“技术普惠”,彻底打破了“好技术一定贵”的传统观念。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可以用一个相对能够接受的预算,享受到一个“金牌陪驾”般的体验。
跑长途累了,可以放心地让系统帮你分担一部分驾驶任务,缓解疲劳;在城市里上下班高峰期,堵车堵得心烦意乱时,自动跟车功能可以让你解放双脚,大大减轻驾驶压力。
这种改变,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市场格局的重塑,它让前沿科技真正开始服务于最广泛的民众。
除了这个超级“大脑”,星途ET5车内的科技体验也做得不错。
车内有三块大屏幕,由高性能的高通骁龙8255芯片驱动,操作起来非常流畅,不会有卡顿感。
它的语音助手也集成了科大讯飞和新兴AI公司的技术,变得更聪明,更能理解人的情感和意图,比如当它识别到车里有孩子在哭闹时,可能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播放一首舒缓的儿歌。
这些细节,都让这台车变得更像一个有温度、懂人心的出行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