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这块可以说是真火了,这不光是眼下国家战略推动,群众需求也在明显增加。尤其是在汽车这个传统大块头产业上,各路新技术不断叠加,智能化、绿色化、网联化,统统往一块聚,谁能在这新赛道上跑得快、跑得稳,谁就能占住先机。所以我看到重庆合川这些年趁着大势,抓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这个机会,真的是下了狠劲、出了新招,实打实搞出了成绩。
首先,合川的各项企业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安瑞光电带着那款一体式前贯穿灯就特别吸睛。这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车灯能比的。你看,不光能亮,还能“说话”:比如星芒纹、波浪纹,遇到人时能改变灯光样式,还能通过车机DIY,想要什么图案灯语都可以显示,比如特殊节日定制“生日快乐”。这其实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零件的范畴,直接提升了人与车互动的体验,这么玩,科技感提升不止一点点。
别光说外观,性能上合川企业也玩出了专业水准。舜驱动力科技一出手,直接给你拿来个10层Hairpin扁线电机,电流路径短,能效高,像市区通勤时候能稳定90%以上效率,跑高速也丢不了多少。电机内部做油冷,这技术细节下得特别深,能让驱动系统性能一直顶格输出。你看,客户测试同样电量的车能多跑20公里,这就是创新带来的硬实力。
说到底,这些亮眼成果绝不是一两家企业单打独斗能够实现的,背后其实是整个合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集群效应。本地像平伟汽车这种链主企业,产业带动能力非常强。你看,人家去年3月签约建厂,9月就直接投产,半年就产线拉起来,这速度搁哪都算快。企业扎根以后,不光自己搞发展,还把上下游的关键配套企业都带过来了,直接拉起一个产业群。这种产业链群聚,不只是生产高效,更是技术、资源和物流都可以互通共享,大家抱团发展。
其实,仔细想想,这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我就觉得合川有两点做得特别扎实。第一,下好政策“先手棋”——不管是顶层设计蓝图,还是产业园的布局,对着“5+1”这套系统搞得井井有条。电驱动、电制动、车路网联、材料、装饰、后服务,每一块都不是盲目乱投,而是各有侧重。出台各种政策,比如专项资金,产业基金,还有人才引进的“三江英才计划”,真金白银扶持让企业敢于补短板、攻难题。
第二,服务非常到位。合川不光喊口号,实际层面配备了数十人专班随时服务,项目每周调度进展。只要企业有什么需求,随时响应,哪怕遇到建设难题、人手问题、设备障碍,都能有人帮着协调,把企业放在大哥的位置上对待。你说,企业遇到的各种羁绊都能减到最小,哪个老板能不踏实发展?
多说一句,合川的区位优势和物流也是帮了大忙。这里交通货运,路、铁、水“三线合一”,不仅能实现本地零部件“当日达”重庆主城区,而且三天内就能流通到长三角、珠三角那些大市场。这种效率让本地企业有强烈的市场响应力。就拿赛力斯急需的一批电机配件来说,舜驱动力从调料到交货才用12小时,这速度直接和“某宝”一样,让整车企业超级省心。这也更加说明一个道理——产业链集聚“抱团”才能创造多赢。
回过头来看,合川这些年始终坚持投入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新赛道,产业链条不断拉长,能级越来越高。从单个零件拓展到模块化、系统化,从局部配套到全国供应,稳扎稳打搞得有章法。比如办博览会展示产品,其实不仅是秀技术、亮肌肉,也是更好地“结识朋友”,为后续上下游对接搭好舞台,产业间交流渠道也畅通无阻。
当然,企业自家也拼搏得十分卖力。像安瑞光电、舜驱动力这种带头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工艺、产品创新样样不落后于人。电机的绝缘工艺、车灯的敏捷个性,极大提升了产品高附加值。不仅进入了长安、比亚迪、赛力斯等主流主机厂供应体系,还在行业内叫得响。这种实力靠的不是一时爆发,而是持续几年几十年的实干,市场一旦打开门,很快就能步步为营、越走越宽。
数字经济将来肯定会持续扩大,合川和重庆一起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不断前进,不仅是跟风抢热潮,而是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奋斗机会。到了今年,合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已经突破172亿了,同比增长36%多,未来目标定得也很稳,规划到2027年有150家规模企业、产值500亿。讲真,现在产业基础已经夯实,产业生态也越来越丰满,合川正有底气说一句“全市关键零部件供应重要基地”。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认为几个道理特别清楚:
第一,创新是行业持续发力的发动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从造型、功能到内部结构,带动整个零部件行业向智能、绿色、个性等方向加快升级,每家配套企业都有自己的绝活,参与全球汽车新生态竞争,这是底气。
第二,集群效应让每一个企业都不可或缺。光靠头部企业突破没用,只有带动中下游、甚至相关服务业整个协同进步,决策链、物流链、信息链条条并进,才能形成真正有战斗力的一体化生态。
第三,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永远是产业崛起的底层逻辑。企业在创新和拼搏时,离不开资金、用地、物流、人才、政策等整体性支持,政府牵头、企业领跑,这两股力量一起发力,产业才能提速。
第四,时代机遇只青睐那些真正准备充分的地方和企业。合川能脱颖而出,是顺应了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抓住了风口,也练就了“内功”。未来再大的挑战,也不怕没“家底”。
看得出,合川当前正在迈向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高地,既有坚定的目标,也有科学的布局。只要继续保持创新精神,深化产业协作,服务企业发展,合川一定能在将来的全球汽车产业链里站有一席之地。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种“合川速度”、“合川效率”就是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缩影,更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数字经济”大潮面前,合川不仅抓住了机会,而且跑出了加速度,也为未来留下了可以无限扩展的空间。这才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升级、产业崛起最大的信心来源。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