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广大的有车一族来说,汽车保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车子就像家庭的一员,定期带它去做个“体检”和“保健”,本是件理所应当的安心事。
可现实中,不少朋友每次从4S店的保养车间出来,看着手里的账单,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嘀咕:我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
是不是有些项目,其实根本没必要做?
这种普遍存在的疑惑,确实值得我们坐下来好好聊一聊,把那些可能存在的“消费升级”套路,掰开揉碎了看个清楚。
首先,我们来谈谈每次保养都必须面对的核心项目——更换机油。
这可以说是4S店服务顾问最容易发挥的一个环节。
当您把车开到工位,服务顾问很可能会热情地向您推荐店内最高端的全合成机油,并辅以一套听起来非常有道理的说辞:“您看,现在的城市路况这么拥堵,走走停停对发动机的磨损最大了。用上我们这款顶级的全合成机油,能给发动机最好的保护,而且建议您五千公里就来换一次,这样对车子最好。”这番话听起来充满了关怀,让人难以拒绝。
但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做一个小小的动作:翻开您车上的《用户保养手册》。
这本由汽车制造商编写的官方指南,才是您爱车最权威的“说明书”。
手册上会清清楚楚地标明,您的车型在正常驾驶条件下,适用何种标号的机油,以及各种类型机油(矿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的建议更换周期。
您会发现,绝大多数家用车,即便是使用基础的矿物油,其更换里程也建议在5000公里左右;而性能更好的半合成机油,跑到7500公里是常态;至于价格昂贵的全合成机油,其优异的稳定性和长效性,支撑一万公里甚至更长的更换周期,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4S店之所以鼓励您“用最好的、换最勤的”,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高价位的机油产品利润更丰厚,而缩短保养周期则能直接提升客户返店的频率,双管齐下,营业额自然水涨船高。
所以,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在保养前就明确告知服务人员,您希望严格按照用户手册上的标准进行保养,这既能保证车辆得到恰当的维护,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接着,我们再聊一个让很多车主感到焦虑的项目——发动机内部清洗。
在保养过程中,维修师傅有时会使用内窥镜等设备,向您展示发动机内部所谓的“严重积碳”,并建议您花费数百甚至上千元进行一套“深度清洗”。
看到屏幕上那些黑乎乎的附着物,许多人出于对发动机的爱护,便会毫不犹豫地同意。
但实际上,积碳的产生是发动机燃油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必对此过度恐慌。
特别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如今市面上主流的“国六”排放标准车型,其发动机的精密程度和燃油系统的自洁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对于一辆行驶里程不长、车况良好的新车而言,所谓的“积碳清洗”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过度保养。
判断是否需要清洗,我们应该依据车辆的实际表现。
比如,当您明确感觉到汽车动力相比新车时有显著下降,踩油门感觉“肉”,或者在路况和驾驶习惯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油耗出现了不正常的持续性增高,再或者车辆在冷启动时变得非常困难,出现抖动、不易点火等情况,当这些症状出现两项或以上时,才需要考虑对积碳问题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处理。
对于日常保养,一个既经济又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定期让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以较高的速度(如100-120公里/小时)行驶半小时以上,利用发动机的高温和高转速,能有效清除一部分积碳。
再来说说两个看似不起眼,却也常常成为利润增长点的部件: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
这两个“滤芯兄弟”的作用非常重要,前者负责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保证燃烧效率;后者则负责过滤进入车厢的空气,保障驾乘人员的健康。
在4S店,更换这两个滤芯连同工时费,加起来可能需要数百元。
然而,它们的更换操作对于绝大多数车型来说,都异常简单。
车主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车型和年份,在正规的电商平台或汽配商店花几十元购买到品质合格的滤芯产品,然后自己动手更换。
空气滤芯通常位于发动机舱一个用卡扣固定的盒子里,打开盒子,取出旧的,放入新的即可。
空调滤芯大多位于副驾驶的手套箱后方,拆卸手套箱也往往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
网上有海量的针对不同车型的更换教学视频,整个过程花费不了十分钟,不仅省下了一笔可观的费用,还能增加自己对爱车的了解,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们谈谈关乎安全的刹车系统。
这是一个更容易让车主产生“安全焦虑”从而接受建议的地方。
当服务顾问告诉您“刹车片只剩下3毫米,非常危险,必须立即更换”时,相信没有谁敢掉以轻心。
但我们同样需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一副全新的刹车片厚度大约在12到15毫米,而其磨损极限通常在2毫米左右,并且刹车片本身带有磨损报警装置,会在接近极限时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来提醒您。
因此,当被告知刹车片还剩5、6毫米时,它依然可以安全地服役相当长一段里程。
如果您想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购买一把十几元的刹车片厚度尺,在保养前自行测量,用数据说话。
同样,关于“刹车盘打磨”的建议也需谨慎对待,只有当刹车盘表面出现用手能明显感觉到的深沟或严重不平整时,才有打磨或更换的必要,一般的轻微摩擦痕迹属于正常现象。
此外,像火花塞的更换周期、变速箱油的更换方式、轮胎是否需要做四轮定位等,都应以用户手册为基准,并结合车辆的实际状况来判断,而不是仅仅听信一些基于里程的“套餐化”建议。
归根结底,成为一名精明的车主,关键在于“懂”,懂得翻阅说明书,懂得观察车况,懂得基本的汽车常识,这样才能在享受专业服务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