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创下新纪录!半年交付量暴增64%,创始人公布未来布局
时间眼看快步进了2025年倒计时,蔚来这家新势力的压力,估计比不少车主还要大。
创始人李斌最近又给团队“打鸡血”,在公司高管小范围会议上直接下了死命令:四季度必须实现盈利。
这话他不是第一次说,但这次的语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硬,甚至把这个目标看作蔚来能不能活下去的底线。
理解李斌这番赌气,不能单看一句话。
现实是,蔚来自从2019年差点“熄火”后,几乎每年都在给自己定盈利目标:2022年喊2023年四季度平衡,2023年又说再推一年,到了2024年又说靠多品牌战略,2025年销量翻番,2026年全面盈利。
每回遇上行业变动、竞争对手发力,目标都会“滑滑梯”。
这次押宝2025年四季度,背后其实是蔚来最近销量终于有点起色。
9月份,蔚来交付新车34749辆,和去年同期比增长了整整64%,直接刷新了自己历史记录。
拆开看,主品牌蔚来13500多台,乐道15200多台,刚上线的萤火虫也卖出去5775台。
三季度一共交付了超8.7万辆,同比涨幅也超过40%。
这成绩放在新能源汽车圈子里,说不上第一,但是已经稳进了第二梯队。
更让人意外的是蔚来新ES8的订单爆棚。
9月刚开始交付,现在订车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拿到手,排队时间直接拉满。
李斌觉得这不是一时兴起——新ES8的预售价比上一代便宜了十一万多,最低三十多万能拿下,如果选电池租赁方案,价格甚至砍到30万不到。
对于很多原来只看燃油车、又怕电池技术淘汰的人来说,这价格和蔚来的换电服务打包,确实挺有吸引力。
想想买车花的钱少了,日后换电池又方便,谁不心动?
能让蔚来敢于压低售价并推广BaaS(电池租赁)模式,靠的是全国已经建了三千多座换电站,还在高速公路重点布局。
现在无论是市区还是长途旅行,蔚来用户基本不用担心没地方换电。
官方数据说,蔚来接入了超过137万根第三方充电桩,密度也越来越高。
这种基础建设,外行可能看不出门道,但行业里都知道,要不是几年前咬牙铺网,现在根本没这种底气和用户黏性。
不过蔚来的BaaS模式也不是没有争议。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就因为蔚来提前把电池租赁的收入算进账本,还把这事告上法庭,怀疑蔚来“美化财报”。
蔚来强硬回应说自己的会计处理没问题,三年前也调查过,没发现违规。
其实很多国际投行还挺认可这套玩法,只不过投资有风险,谁也不能保证稳赚。
说到底,蔚来能不能四季度盈利,账面上的三大难关明摆着:每月销量要干到五万台以上,毛利率要冲上17%-18%,费用率还要牢牢控住。
单看销量,9月三万多已经很努力,但距离五万还缺口不少。
毛利率更是让人揪心,2025年二季度才10%,而且低价新品牌占比越来越高,平均售价下滑,盈利压力更大。
李斌最近推了个CBU机制,说不是单纯省钱,而是希望每个部门花钱前都得琢磨清楚能不能带来回报。
研发经费也在收紧,季度支出同比环比都降了大约6%,不是不投入,而是想把钱花得更值。
现在蔚来最重点的“三板斧”:主力车型营销要狠抓,供应链既要稳又得拼命压成本,还有软件更新要保证进度。
其实说得直白点,就是一个字:稳。
卖好车,少花冤枉钱,把体验做到让用户愿意掏钱。
李斌自己也承认,现在和2019年那波危机不太一样,那时候靠用户续命,这次纯拼自己硬实力。
蔚来这场仗怎么打成,70多天后就见分晓,不只是公司内部的人盯着,外面买车的、投钱的、看热闹的全都在看。
到底能不能冲到月销五万,毛利率能不能抬高,费用控制能不能见效,直接影响蔚来能否迎来第一次季度盈利。
对于普通人来说,不用揣摩李斌的心理,只要盯住销量、利润、成本几组数字就行。
如果蔚来真能顶住压力赢下来,新势力车企的格局又得改一次。
如果冲不过去,估计又是一轮新的洗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