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新能源汽车圈的热度降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阴谋论和质疑声。
更让人觉得迷惑不解的是,某些国家似乎也打起了 “退堂鼓”,像英国,延缓了燃油车禁售的时间,德国,不再给电动车补贴了,甚至美国,都对燃油车的排放限制放宽了。
这些举动让人禁不住猜疑:难道全世界都不再碰新能源了,只有中国还始终在坚持着?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西方车企改变了态度?
中国一直坚决地发展电车,其底气到底是来自于哪里?
全球新能源汽车
最近这新能源汽车的圈子可不消停,各种各样的说法到处都是,一会儿有人说欧美国家开始 “逃离” 电动化了,一会儿又有人讲传统的车企纷纷按下了 “暂停键”,把大家弄得心慌意乱的,也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拿奔驰做例子,人家只是把几年后的新能源卖出所占比例目标调整为之前的一半而已,并非完全舍弃了电动化这方面。
大众汽车就更直接了,一边加大对电动化和数字化的投资,一边还不忘研发下一代内燃机,这波操作很明显是“两条腿走路”,给自己留条后路。
虽然欧洲市场去年 7 月份的销量有所减少,但是去年前 7 个月加起来整体仍然处在增长的状态,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基础。
由此可见,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并未停滞,只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调整战略以适应新的形势。
在 24年7 月份,中国电车的销量已经快要达到了100万辆,它在汽车新车总销量当中所占的比例是 43.8%,就这个数据,已经足够能说明问题了。
欧洲市场作为传统汽车强势地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较早,市场基础稳固,虽然一部分国家调整了该有的政策,但整体还是保持增长,说明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较高。
美国市场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领域起步是比较晚的,不过发展的速度那是相当快,拜登政府上台之后,推出了一连串的电动车激励方案,促使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增长。
日本市场则另辟蹊径,选择同时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和纯电动车型,这种“两手抓”的策略体现了日本对未来技术路线的谨慎态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相当不错,这是因为中国有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还有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具有先发的优势。
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国际销售市场竞争激烈,技术突破和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努力。
就拿欧盟市场来讲,因为受到关税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电车在欧洲市场承受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西方车企的后退
这几年,苹果造车的传闻满天飞,钱也砸了不少,结果雷声大雨点小,连个量产车的影子都没见着,说白了,苹果是真“不懂车”。
这个行业,百年老店比比皆是,技术积累、供应链管理,哪样不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苹果想靠着手机圈那套玩法来造车,显然是行不通的。
奔驰、福特,这些传统巨头也不是吃素的,嘴上说着要推迟电动化,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调整节奏,憋着劲儿放大招呢。
别忘了,这些企业手里握着大量的燃油车技术专利和市场份额,转型哪有那么容易,他们现在放慢脚步,是为了将来更好地“超车”。
当然,西方车企面临的压力也不小,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换代太快,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哪个不是烧钱的无底洞?
更不要说特斯拉、比亚迪这些新的力量来势汹汹,不断逼近,在这样的环境下,欧美车企选择进行 “战略性撤退”,把优势的兵力集中起来,也就不奇怪能被理解了。
这些年,中国电车发展确实迅猛,销量、市场份额,那都是杠杠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背靠着全球最完整的汽车产业链,锂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也实现了突破。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欧美车企“退却”的同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他们有技术、有品牌、有资金,一旦时机成熟,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要继续深耕技术,电池续航、充电速度、自动驾驶,这些都是用户关心的痛点,也是我们超越对手的关键。
要打造响当当的品牌,不能光靠价格战,更要注重品质和服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最后,要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头羊”。
欧美车企的“战略性退却”,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
别再想着那些所谓 “弯道超车” 的口号了,踏踏实实地,一步接着一步稳稳地走,这才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够走向世界的唯一途径。
中国大力发展
中国属于能源消耗的大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高得离谱,就好像有一把悬在我们头上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人丝毫没有安全感,要是国际形势发生变动,石油供应链中断了,那带来的后果根本不敢去想。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就像是一道曙光,照亮了中国能源的未来,咱们国家虽然缺油,但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啊,风能、水能、核能,哪个不比石油靠谱?
用这些资源来发电,然后用发出来的电去驱动汽车,这样一来,既能够摆脱对于石油的依赖,又能够构建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自主的能源新的格局。
除了能源安全,新能源汽车在环保方面也是妥妥的“实力派”,众所周知,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当中,纯电动汽车是表现最为出色的,它做到了零污染排放,有力地控制住了尾气带来的污染,这对于让空气质量变好、达成 “双碳” 目标有着极为关键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可不是简单的“油改电”,它背后是整个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升级,电池、电机、电控,这些可都是高科技含量的东西,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才能玩得转。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的技术突破,不仅促使整个汽车产业完成了升级,也让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别的先不说,就讲政策支持的强度,那是相当厉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充电桩建设政策,各种 “组合拳” 一起发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了一个极为良好的发展条件。
当然,光有政策支持还不够,还得老百姓买账才行,好在,这几年随着消费升级,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另外,新能源汽车本身也在持续地进化和完善,续航里程不断变长,充电越来越容易,价格也越来越亲民,让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快速地上升。
在未来,新能源汽车会和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等这些前沿的科技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样就能给我们带来更加安全、更加方便、更加舒适的出行感受和体验。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得特别快,这也会带动电池、充电桩、芯片等相关产业兴旺地发展起来,给中国经济注入全新的活力。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所在,而咱们中国,在这场变革之中已经率先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肯定会获得更加了不起的成绩,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特别耀眼的名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