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深度剖析过一代CS75 PLUS,如今二代长安CS75 PLUS已然问世,它是否在细节上进行了革新呢?今天,我们将再次动手拆解,从防撞梁的角度一探究竟。
网络上有关二代CS75 PLUS使用铝合金防撞梁的传闻,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前部防护结构
双层式设计,辊压钢板材质
在卸下前保险杠后,可以看到内部依旧采用的是双层辊压钢板防撞梁,其厚度为1.81毫米,覆盖车头部分达到了63.69%。与一代相比,结构上并未出现大的变动,只是在厚度上略有增加,之前为1.56毫米。
网络上有声音称一代CS75 PLUS采用了铝合金材质的前防撞梁。
与一代相同,这辆车在水箱前方也保留了一根圆管梁。这可能是由于大面积的进气格栅需要额外的支撑,以防止其轻易受压变形。
遗憾的是,前防撞梁与保险杠之间并未设置缓冲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ACC毫米波雷达虽然凸出,但其后方由塑料支架支撑,一旦发生碰撞,支架会先行断裂,从而对昂贵的雷达提供保护。
相较于一代车型,这辆二代车型上不再配备应对25%偏置碰撞测试的诱导块。
前部的吸能盒由冲压钢板焊接而成,设计有溃缩褶皱和打孔,以提供有效的能量吸收。
后部防护结构
单层冲压钢板构造
与一代车型相似,后部防撞梁同样采用单层冲压钢板。不过,在厚度上有所增厚,达到了1.43毫米,相比一代的1.28毫米有所提升。
后部的吸能盒也是由钢板焊接而成,同样配备了溃缩褶皱和打孔,以增强其吸能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后尾门相较于后防撞梁更为凸出,这在低速碰撞时可能会增加其受损的风险。
综合评述
钢质防撞梁,前后一致
经过拆解,我们发现这款长安CS75 PLUS二代车型在防撞梁方面与一代车型相比,并未出现显著的改进。前后防撞梁依旧采用钢质材料,并未见到传闻中的铝合金材质。虽然在厚度上有所增加,但缺少行人保护泡沫,且取消了应对25%碰撞测试的诱导块,这可能意味着厂商认为改款车型不太可能再接受此类碰撞测试。
既然防撞梁部分未见明显升级,那么底盘方面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敬请期待我们后续的拆解分析。
2022款长安CS75 PLUS第二代防撞梁详细评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