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销量连跌四年,反向合资能否扭转局面?

长安马自达,最近这日子,略显“拮据”。

7.57万辆,这是它2024年的“收成”,同比下滑14.69%。

更让人“唏嘘”的是,这已是它“连中四元”——连续四年销量下挫了。

长安马自达销量连跌四年,反向合资能否扭转局面?-有驾

遥想2021年,它还“春风得意”,销量攀至13.24万辆,如今呢?

直接“腰斩”近半。

但人家心有“不甘”,铆足了劲儿要搞个“双百翻番”的大动作,扬言2027年要卖到30万辆,且新能源车型要占据九成以上“份额”。

这掐指一算,年均复合增长率得超过35%才行。

目标堪称“鸿鹄之志”,可现实呢?

眼下长安马自达的“台柱子”依旧是昂克赛拉、CX-5这些“老将”。

并非说它们“不堪”,只是在这智能化“日新月异”的当下,它们的确有些“英雄迟暮”之感。

就拿昂克赛拉来说,2024年销量“应声而落”,下滑了27.43%,CX-5更是“雪上加霜”,直接折损过半。

好不容易去年“捯饬”出个新能源车型EZ-6,想借此“力挽狂澜”。

结果呢?

销量一路“俯冲”,12月份仅售出1017辆。

这与当初的“期许”,可是“南辕北辙”。

问题“癥结”何在?

有人“抽丝剥茧”地分析说,这EZ-6实则与长安深蓝SL03乃“同宗同源”,一个平台“孕育”出来的。

但价格上,EZ-6愣是比SL03贵了两三万。

更“要命”的是,人家SL03都配备了城市NOA这种高阶智能驾驶功能,EZ-6却“付之阙如”。

这好比俩人“过招”,一个手持利刃,一个赤手空拳,结局自是“不言而喻”。

莫非长安马自达就此“缴械投降”?

当然不会。

他们“另辟蹊径”,想了个新招,名曰“反向合资”。

简而言之,就是更多地仰仗长安汽车的供应链,推出诸如EZ-60这般的车型,甚至还“觊觎”海外市场。

长安马自达销量连跌四年,反向合资能否扭转局面?-有驾

南京工厂如今是他们的全球新能源出口“桥头堡”,明年就要向欧洲“输送”MAZDA 6e了。

听上去颇为“励志”,但说句实话,眼下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这块,已然有些“落后于人”,被国产新势力“甩在了身后”。

这并非我“妄下论断”,而是行业内的“共识”。

细想一下也确是如此,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一个个恨不得把最新的技术都“一股脑儿”地堆上去,迭代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合资品牌呢?

总感觉“慢条斯理”,仿佛还在用燃油车的“那一套”来“炮制”电动车。

长安马自达想靠“反向合资”“绝地反击”,想法固然可嘉,但难度也不容小觑。

单凭换个“马甲”、贴个标,恐怕很难“俘获”当下消费者的“芳心”。

毕竟,现在大家选购电动车,看的不仅仅是“金字招牌”,更是技术、智能化和“性价比”。

那么,长安马自达要如何才能真正“破茧成蝶”?

首先,技术迭代得“紧跟时代步伐”。

不能老是“换汤不换药”,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才行。

其次,品牌形象也得“改头换面”。

不能再让人觉得它只是个“老牌燃油车企”,得让大家看到它拥抱未来的“赤诚之心”。

还有,渠道也得“推陈出新”。

传统的4S店模式,或许已不太“适配”销售新能源车了,得“另辟蹊径”才行。

“归根结底”,长安马自达要做的,并非仅仅是造几辆电动车,而是要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自我革新。

回到最初的“疑问”,长安马自达的30万辆目标,能否“梦想成真”?

说实话,现在谁也不敢“信誓旦旦”。

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它还是“固步自封”,恐怕很难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安身立命”。

这好比一位老友,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举步维艰”。

我们期盼它能寻觅到新的“航向”,重新“焕发光彩”。

毕竟,谁也不愿看到一个曾经熟悉的品牌,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只是这“反向合资”之路,到底能否“行之有效”,还得“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