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奇瑞展台人潮涌动。展台上,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及53款重磅车型汇聚,鲲鹏超能电混、飞行汽车、水陆两栖车等“海陆空”技术矩阵同步亮相;展台外,来自全球的5000名外宾齐聚打卡,众多海外达人现场直播,现场瞬间成为国际化交流的新舞台。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这一刻,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叙事有了具象化的新注脚——当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加速重构,奇瑞开启了一场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质变,重新定义了中国汽车的全球形象。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

奇瑞向世界开源“中国智造”

上海车展的奇瑞展台犹如未来出行博物馆:陆地上,鲲鹏天擎发动机以48%热效率刷新行业纪录;天空中,三体复合翼飞行汽车陆空模式无缝切换,开启城市三维交通想象;水域中,捷途纵横G900水陆两栖车在1.5米水深连续运行40分钟。这些曾被视为“科幻”的技术,如今在奇瑞展台上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30000rpm超高速电机、大圆柱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等创新成果,也一一亮相,迎来外媒的一众打卡。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车展期间,奇瑞还带着来自南非、马来西亚、巴西、西班牙、英国、沙特等多国媒体来到中国进行混动长测,感受奇瑞世界级混动技术的过硬实力。不少外媒感叹:“中国车企已从‘追赶者’变为‘定义者”。

一系列黑科技纷纷赢得世界掌声的背后,是奇瑞28年如一日的“理工男”坚持。1999年,奇瑞首台自主研发发动机下线,如今,奇瑞拥有八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累计申请专利29000余件,位居行业前列。从一穷二白到拥有琳琅满目的技术“百宝箱”,奇瑞的发展史生动展现了中国汽车的直道超车史。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为了让中国混动更好地走向全球,奇瑞携手多所顶尖高校代表发布全球首个混动技术开源计划。该计划包含专利授权、实验室共享、人才共育三大维度,构建起三位一体的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此外,奇瑞还联合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奇瑞汽车全球混动技术标准宣言》。这种"技术普惠"思维,正在重构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叙事。

从百万出口到生态出海

奇瑞定义出海新范式

正是这种“理工男”式的技术创新与生态赋能,让奇瑞构建出了一套独特的全球化进阶方法论。

2001年,奇瑞首批10台风云轿车经天津港出口叙利亚,开创了中国轿车批量出口的先河。经过多年发展,其海外市场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共建立了16个生产基地。2025年一季度,奇瑞累计出口汽车25.5万辆,持续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平均每30秒,就有一辆"奇瑞造"驶向海外。截至3月底,全球累计汽车用户超过1630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470万。

受到全球用户喜爱的背后,是奇瑞始终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最合适的产品与服务,并坚持“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理念,为当地做贡献。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2024年,奇瑞在西班牙建立欧洲首个整车工厂。这种“技术输出+本地化生产+生态共建”的模式,正是出海3.0战略的关键。

海陆空黑科技“惊呆老外”!从上海车展看奇瑞的“海外朋友圈”-有驾

从产品出海到海外建厂,再到如今的智造出海,奇瑞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技术的“播种机”。在这一阶段,奇瑞以“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构建“研发-制造-供应链-服务”四位融合的全球化体系,实现了从“卖产品”到“输出技术标准”的跨越。

结语

从叙利亚街头的风云轿车,到巴塞罗那工厂的智能化产线,奇瑞用二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从“产品出海”到“技术立标”的蜕变。在出海3.0的新航程中,奇瑞将继续以"技术奇瑞"为帆,以"全球生态"为舵,书写中国智造征服世界的新范式。

商报记者 郭雨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