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那可是汽车圈一年一度的“华山论剑”。各路豪杰携新作粉墨登场,直叫人眼花缭乱。要说近来舆论场上声量最高的,非长安马自达的MAZDA EZ-60莫属。何也?盖因这尊“神兽”长相...委实有些剑走偏锋。
你或许哂笑,不外乎一辆铁包肉的家伙,能翻出什么浪花?关键就在这儿, 在这“模具脸”横行的世道,EZ-60 偏偏要耍点“魏晋风骨”。你说它入眼吧,“绀紫”涂装的确抓人眼球, 轮廓也算行云流水;你说它不堪入目吧,那双段腰线和D柱导流槽,又让人觉得有些矫枉过正, 像是设计师灵光乍现,然后一股脑倾泻到车身上。
这事儿就颇堪玩味了。一方面, 众人高呼要标新立异,要挣脱樊笼;另一方面, 真正跳脱之作问世,又难免落得个“审丑”的评价。这种龃龉,其实司空见惯。就像你敝帚自珍一部冷门佳作,觉得它意蕴深远,跟你老娘叨咕,她恐怕觉得你白白糟践了银子。
汽车设计这门玄学,归根结底还是个“千人千面”。厂家想破局,想革新,但又怕扯着蛋,毕竟销量才是王道。所以, 大多数车企都奉行“中庸之道”,在既有框架内修修补补, 搞搞微整形,尽量迎合最大公约数的审美偏好。
然鹅,马自达不一样, 这货骨子里就流淌着“离经叛道”的血液。遥想当年的转子引擎,那可是汽车界的“奇葩”, 技术壁垒森严,运维成本高企,但马自达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愣是把它打造成了自己的金字招牌。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孤勇,着实令人肃然起敬。
当然,情怀不能当饭辙。EZ-60 的外形设计, 终究要接受市场的审判。有人倾心于它的卓尔不群, 觉得它引领了新的风尚; 也有人觉得它太过激进, 对这种“非主流”的审美敬谢不敏。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命题: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汽车设计?是千篇一律的“尊贵感”, 还是独树一帜的“不一样”?这个问题没有圭臬,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平心而论, EZ-60 的问世, 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它让我们领悟到, 汽车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 也可以是一种彰显个性的载体。在这个“内卷”日趋白热化的汽车圈, 多一些这样的“异类”,或许是件幸事。
就像那抹“绀紫”车漆, 有人觉得它玄妙莫测,有人觉得它过于招摇。但无论如何, 它都成功地攫取了你的注意力, 让你对这辆车过目不忘。这,或许就是设计的魔力吧。
当我们一叶障目地将汽车设计的是非归咎于设计师的个人趣味时, 是否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成因?比如, 消费者对“高级感”的趋之若鹜, 以及厂家对市场需求的过度逢迎, 这些都可能扼杀了设计的灵性。
仅从此次车展来看, 各家车企都厉兵秣马,恨不得把所有最新的黑科技和设计理念都一股脑塞进自己的车里。但真正能令人击节赞叹的, 却寥若晨星。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创新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 而是要寻觅到真正能拨动心弦的东西。
EZ-60 的前途如何?谁也无法臧否。但可以笃定的是, 它已经为这个略显沉闷的汽车江湖, 吹来了一缕清风。而这,或许比销量本身更弥足珍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