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车主故事:某科技博主上个月兴冲冲地提了辆乐道L90,BaaS方案下19.39万的开票价让他觉得“薅到了羊毛”。 但短短两周后,他就把车挂上了二手平台。 “算上转卖时电池残值归零、月租不退,实际亏损比直接买断还高”,他在论坛吐槽道。 这不是孤例——大量用户发现,那些刷屏的“BaaS立省8.6万”宣传背后,藏着一本更难算清的账。
乐道L90整车购买价27.99万,BaaS方案裸车价19.39万,差价8.6万。 社交媒体讨论中,“不到20万开走蔚来系”成为流量密码,却极少有人追问:这8.6万真的省下来了吗?
短期用户的代价:若第五年卖车,车辆残值按19.39万基础折旧,此前支付的5.4万月租(899元/月×60个月)无法回收,相当于额外成本。
长期持有的对比:选择BaaS满8年总租金约8.6万,与直接买断差价持平。 但若中途买断电池,需补缴7万原价+3000元服务费,且已付租金不退,总支出反超买断方案。
一位ET5车主晒出账单:BaaS使用5年后总成本9万元,比直接买断多花1.3万。 “所谓‘立减’不过是分期还贷,利率还高达4.99%”,他总结道。
二手车商对BaaS车型的评估逻辑,彻底暴露了租赁模式的软肋:
残值计算只认裸车价:一辆开票价19.39万的乐道L90,五年后按50%残值率仅剩9.7万;若买断电池的整车,则以27.99万为基础折旧,残值多出4.3万。
接盘侠的顾虑:下任车主需继续支付月租,否则车辆无法使用。 某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BaaS车型成交周期比买断版长2.3倍,60%买家要求“必须买断电池才交易”。
这正是博主们快速抛车的根源:早期以BaaS低价吸引眼球,趁折旧未显性化时转手,成本由后续用户承担。
用户抱怨BaaS“租不如买”,但蔚来的商业模式决定了租赁是必选项:
换电体系的命脉:若允许用户分期买断电池产权,换电站将陷入混乱——没人愿用新电池换旧电池,网络效率崩溃。
千亿投资的回血通道:电池资产归属武汉蔚能公司(蔚来参股),通过资产证券化提前回笼资金。 2023年蔚能净利润7100万,10.8万块电池的租金成为稳定现金流。
绑定用户的野心:399元月租(萤火虫)或899元月租(乐道)本质是“生态税”。 蔚来总裁秦力洪曾直言:“今天的萤火虫用户,可能就是明天的ET9车主”。
适合人群:
网约车司机:年行驶8万公里用户,BaaS五年总成本比买断省10.1万,高频率换电摊薄月租。
技术追新族:计划3年内换车,规避电池贬值风险(如2027年固态电池普及)。 租赁可无损升级新电池。
谨慎选择人群:
家庭主力车用户:年里程低于1万公里时,买断电池总成本更低。 若家用充电桩便利,月租反而成负担。
产权焦虑者:蔚来虽承诺“换电站电池均为健康电池”,但用户无法自主检测电池状态,所有权缺失放大安全焦虑。
蔚来2024年将75度电池月租从980元降至728元,萤火虫更是打出399元低价,但用户议价空间依然有限:
买断政策僵硬:租金不可抵扣买断费用,用户想终止合约只能全款支付原价电池费。
服务捆绑陷阱:乐道BaaS用户需购买“服务无忧”套餐才能享受899元优惠价,否则月租跳涨至1100元。
某车主在蔚来APP发帖质问:“说是租赁,怎么比房贷捆绑还紧? ”——这条帖子2小时内收获500+点赞,次日被移出讨论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