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莎赢麻了,4:0,干净利落。
通稿里吆喝着,她“倾情代言”的红旗天工06也跟着“乘风而起”。
这味儿,有点微妙。
一方面,体坛顶流站台汽车,见怪不怪。
可另一头,硬要把一场球赛的告捷和一个汽车牌子捆一块儿,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莫不是想说,盘了这车,您也能像莎莎一样“一路火花带闪电”?
这脑回路,跨度略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波“硬蹭”,倒也映照出些门道。
先聊聊车企。
为啥相中孙颖莎?
明摆着,她扛着一面“必胜”的旗帜。
后生可畏,身手了得,冉冉上升,自带光环。
对于一个想俘获Z世代的汽车品牌而言,这人设简直天花乱坠。
现如今,谁不想给自己贴张“人生赢家”的标签呢?
所以,掏钱的,不只是个代步工具,还有一份“老子也是天选之子”的自我催眠。
再说说金主爸爸。
说白了,有多少人会因为莎莎的倾情推荐就all in红旗?
估计悬。
但这种宣发,润物细无声地拿捏着大众对品牌的观感。
起码,它让你觉得,红旗也在铆足劲儿变得潮酷、鲜活、能量满满。
这跟追星没啥两样,理智上明白偶像跟你八竿子打不着,情感上却管不住为ta氪金的手。
可槽点也来了。这种用力过猛的吆喝,会不会南辕北辙?
您瞧,公关稿里各种辞藻乱飞,“赤焰美学”、“司南智驾”、“灵犀座舱”,听着玄乎,但细琢磨,哪个车厂不是这么吹嘘的?
况且,把L3+级自动驾驶吹得神乎其神,真能让人安心吗?
要晓得,现在不少“老炮儿”都不敢全盘托付给自动驾驶,更别提菜鸟了。
再往深处扒拉,这种“冠军同款”的套路,是不是也折射出一种焦虑?
焦虑于自家的硬实力不够硬,只能靠刷脸来博眼球?
焦虑于牌子不够响,只能靠傍大腿来混个脸熟?
实话说,这些年红旗的进阶有目共睹,设计也愈发洋气。
但要是过度依赖这种“外挂”,反倒会迷失了品牌的本真。
毕竟,真正能让消费者买单的,还是产品本身的成色、技术和售后。
再者说,这种“鸡汤式”的营销,也忒值得玩味了。
仿佛只有驾着“冠军同款”,才能踏上“人生巅峰”。
可事实上,成功哪能如此一蹴而就?
孙颖莎的荣耀,靠的是年复一年的苦练和对乒乓的热爱。
而您的成就,也得靠自己挥洒汗水、披荆斩棘。
说穿了,车就是个玩意儿,它能带你到任何地方,但它左右不了你变成怎样的人。
当我们一股脑地把成功和身外之物挂钩时,是不是忽略了那些更珍贵的东西?
比方说,内心的宁静、对生活的热忱、还有与家人朋友的相伴。
所以,孙颖莎赢了,必须点赞。
红旗天工06也挺带劲儿的,要是喜欢,盘一台也无妨。
但别忘了,真正的“王者气场”,不是靠一辆车就能堆砌出来的。
它需要靠自己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蹚出来。
就像莎莎一样,球拍在握,用实力正名。
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冠军范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