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

有人说,理想i6实车曝光这事儿,是今年国产电车市场的一次小地震。一个新车长啥样儿其实不稀奇,但你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家围观新车的心情和以前真不一样了。售价25万元起,这价钱说不上便宜,但比起前几年动不动就30万、40万的新能源SUV,已经算“平易近人”了。可你说到底大家是在挑价格,还是挑车本身?

看理想每发一款新车,网友们先不忙着看配置,先讨论品牌和价格。理想i8刚上市的时候,有人喊说理想要挑战蔚来、特斯拉。现在i6曝光了,又是一片“值不值”、“会不会火”的问号。这个价格区间,已经不是随随便便谁家新车都能站稳。理想造型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他们有点不太一样的野心——不少人看了实车照片反而第一反应是“哟,居然挺好看!”这话说出来其实有点意思,难道以前国产车都丑么?并不是,但能把新车设计做得“看着像进口”、“看着时尚”,还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做到。

说到外观设计,国产车厂过去的确经常被人嘲讽“东抄西仿”,现在理想i6这种流线型、封闭式前脸,你别说,真有点高铁头的意思。那种为了降低风阻,前脸就干脆收得干净利落,灯组也藏得挺巧妙。像ATL激光雷达这种配置,现在都在讲“智能驾驶”的安全感,谁家车顶没点科幻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能源汽车。前大灯、贯穿日行灯、两边的小黄灯,网上不少人说辨识度高,得承认你在路上遇见了,回头率绝对不低。这不只是在造车,更是在造一种集体审美。

不过说到尺寸与定位,理想本来就不打“微型”市场,一上来就是中大型SUV。4950mm的长度,3000mm轴距,说真的,空间肯定是够用的,大五座设计听上去很实用。既有运动感又有家庭气质,消费者说要运动就多做个下滑车顶,想要大气就不能有太突兀的线条。理想想的其实很明白,就是要让车既能载娃,也能装下钓鱼竿,开出去还有点小资情调。21英寸的大轮圈,不是给你漂移用的,是给你撑场面和气质的。

但不管外形怎么样,买车最重要的还是动力和续航。理想这回在i6上首次用单电机后驱,最高250千瓦,这个数值都能甩开不少同价位燃油车了。四驱版加上150千瓦的前电机,对动力还是有相当信心的。但大家也在问,单电机和四驱上路,到底差多少?是不是又是网上那种“后驱更爽,四驱更稳”的老话题?其实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你真的会去撒野越野么?多数人天天用车不就是城市通勤、偶尔自驾出去露个营?动力够强就行,太激进反而让人发愁省不省电的问题。

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其实是电池和补能。理想喊出“全系标配87.3度大电池”,比以前很多两三年前的纯电车主流电池组大了一块。磷酸铁锂现在成了主流,比三元锂稳定,起码不怕过热起火,这点用车的人很在意。更不用说续航能做到660、710甚至720公里,一线城市到周边自驾不用为充电愁眉苦脸。重点是800V高压系统和5C快充,理论上你只需要十分钟充电,就跑出去又是500公里。以前电车主天天在微信群里因为排队充电吵架,这下至少是一种解脱。

当然,这些数字听着爽,问题在于实际体验究竟如何?很多车主都在网上吐槽电动车“续航造假”,满打满算实际跑下来能有六成就谢天谢地了。不过现在理想敢做公开承诺,敢大量用碳化硅自研电机,说明在能效比上确实下了工夫。大家现在买新能源车都不怕贵,怕的是花了钱还天天为里程焦虑,怕路上没桩开不开回家,怕极寒极热电池掉速。理想这波敢把电池技术和快充方案亮出来,本身就是一种信心和营销。

但你要问理想i6市场上到底能不能卖得好?这个问题其实得从三个层面看。第一,国内新能源SUV主打25万以上的,卷的太厉害,蔚来、小鹏、问界甚至比亚迪现在都在同步升级。你要卖得出去,不能只靠噱头。大家更在意车机体验、辅助驾驶功能、品牌口碑。第二,现在25万这个价位很多人不再因为“新鲜感”买电车,否则特斯拉都不会降价一波又一波,你就得拼产品本身的实用。第三,理想i8上市效果不错,但i6能不能复制成功,关键还是看渠道和售后服务,以及你能不能把“运动感和家庭感”都兼顾得好。

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有驾

实际上,无论你喜不喜欢理想这个品牌,它的路子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意思。很多人说理想像是特斯拉中国版,但理想的确是比特斯拉更早打出了“家庭用车”的定位,从一开始就盯准了带娃、囤货、假期自驾的用户群。i6和L6都属于中大型SUV,但这次i6推五座版是对市场做了细分。换句话说,是在告诉你,我理想不想再做只有舒适没运动的小胖车了,也想给年轻人留点想象空间。毕竟现在大家对车的需求越来越复杂,你既想要能装娃的方法,也想要不失体面的外形和品牌LOGO的分量。

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有驾
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有驾
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有驾

但问题来了,外观好看、有实力就一定能打动消费了吗?市场的复杂性就在于,好看就等于好卖吗?并不是。买车最终还是要比核心技术、比用户体验、比谁给的服务能让人省心。电动车行业都在涨价降价的乱战里,用户都变聪明了,不再只看广告,还要“实地考察”,甚至专门看论坛里的吐槽才敢下单。理想能不能让消费者觉得25万买自己家的SUV是“物超所值”,这才是关键。

理想其实很清楚,你有多少“黑料”,就有多少“铁杆粉”。有客户因为理想的质保和服务一路站队,也有老粉因为早期智能车机系统的闹心选择了换品牌。现在i6出来,不少人关注的重点全是在电池安全和充电效率这些能直接影响生活的事。这说明,现在的用户已经不是“都市小白”,也不是“早期尝鲜者”,而是真想知道自己花钱有啥回报。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现在理想在用什么方式推动大家买新车?它每次发新车,都通过“实车曝光”和各种官方参数吸引眼球。但这其实也是在传递一种品牌态度:我不是只做宣传靠嘴皮子,我要给你看实物。实际上,很多国产品牌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各种黑科技光说不练,等你想买时才发现压根没上市。理想敢曝光实车,也是逼着同行往“落地交付”方向竞争。大家都在学特斯拉极致的用户体验,但最终能给到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硬道理。

理想i6实车曝光,售价25万起,尺寸和续航成关注焦点-有驾

消费者其实要的东西很简单:外观要有面子,动力要给劲儿,续航要靠谱,价格不能太离谱,售后服务最好别坑人。你把这几样做到,人家自然愿意掏钱。理想i6这次如果真能让快充、续航和动力三点抓住用户痛点,25万这个价钱就不是问题。不然的话,就算你设计再好看,配置再高,用户还是会用脚投票。

再回到个大问题:国产新能源这几年为什么有那么大进步?其实是因为用户被逼得太聪明了,厂商再也不能光靠嘴炮忽悠人。大家买车都要比细节,比数据,比体验。理想i6这次出来,设计、技术、定位、价格,各方面都想抓重点,但最终还是得把产品力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些人可能嫌贵,有些人可能等降价,有些人盘算着等几年看看保值率和二手价,也有些人压根就不信国产品牌能一直进步,这些都很正常。

所以说,不要光看理想i6好不好看,也不要光听官方宣传吹得多神奇,关键是你自己用钱包说话。如果理想能把这辆车真正做到“电池不虚标、动力不缩水、服务不掉价”,那真的值得一试。如果只是高配低价的噱头,消费者看一眼就走了。市场是最公平的试金石,大家嘴上说的“好看”,到最后还得靠实打实的体验和产品价值来检验。

理想i6的出现,既是对自己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整个国产新能源市场的摸底。如果你也在考虑换车,不妨别着急下判断,看看大家买回去真实体验如何,再想想你最在意什么。毕竟现在新车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买回家的是生活,是每天的体验,是一张用得顺手的“移动沙发”。25万的价格,能不能值?没人比你自己更清楚。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