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

试了5天沃尔沃XC70插混,价格性能都让我意外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钥匙是周一早上拿到的,当时心里挺平静,甚至还想着“这不就是个插混SUV嘛”。可五天后把车停回去,我反倒有点舍不得。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先说价格,预售29.99万,比后来定的指导价便宜了快15万,这种力度我印象里沃尔沃真没这么玩过。销售小李递钥匙的时候还笑,说他们内部也有人怀疑是不是标错价了。可真正开起来,我才明白它不是光靠便宜吸引人。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那套SMA超级混动架构,看着名字挺唬人,其实开着很轻松,不用管它什么时候用油、什么时候用电。我特意在第三天把电跑空试油耗,大概6.6升出头,和厂家给的数据差不多。这么大台车,在北京三环晚高峰堵成那样,还能有这个水平,我觉得够省了。群里的老王听完直接说,他那台老款2.0T XC60冬天都得10升以上。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纯电模式下200公里续航是真的能跑出来。我家到公司单程28公里,中间要经过一个长下坡,它会自己回收一点电,所以我连着三天没碰加油枪。有一次晚上临时去通州接朋友回来,也没出现动力衰减的情况,这点比我之前开的某品牌PHEV强太多——那个亏电状态像踩棉花一样难受。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满油满电表显1200公里续航,我没全程验证,但从北京往南走到蚌埠,中途只在服务区喝咖啡休息,并没有补能,就已经跑掉七百多公里,还有将近一半表显剩余。这事儿发朋友圈,有人问是不是系统显示乐观值,可看仪表掉格速度,不像虚标那么夸张。

冷门配置里,有个让我惊讶的是它的低温表现。本来以为磷酸铁锂冬天肯定打折,可这次正好赶上降温到零下十度出头(虽然不是官方宣传的-37℃),早晨启动跟正常气温差别不大。而且四驱在湿滑路面抓地力特别稳,上周六送孩子去学钢琴路过一个结冰弯道,ESP灯闪了一下就过去了,没有甩尾,那种安心感很直观——修理厂老马常说,“底子好的车,下雪你敢开快点”。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安全方面还是熟悉的味道,比如那个“田字型”全铝框架护住电池包,还有1180MPa高强度护板。据小李讲,他们做过72km/h偏置撞击、电池热失控延迟24小时这些项目,比国标要求高很多倍。我坐副驾翻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侧面16个撞击点记录,这些数据可能普通用户不会关心,但真遇事就是命保镖一样存在。DMS驾驶员监测也帮过忙,有次夜里送丈母娘回家犯困,它就提示我休息一下,那声音不像新势力那种机械播报,更像有人提醒你“歇会儿吧”。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智能化部分倒是挺克制,没有盲目追求屏幕尺寸。一句话控制空调、车窗这种功能,不需要喊唤醒词,而且还能听懂粤语,这是同事阿辉发现的。他当场试了一句粤语关窗户,系统立刻执行,把他乐坏。另外AR-HUD导航特别适合陌生路线,高速出口提前就在视野中画箭头;还有对外放电影响露营体验,上个月公司团建如果有这个功能,我们就不用拖那么长根线给投影仪供电了。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设计依旧北欧味浓厚。我拿的是松湖绿版本,在阳光底下颜色变化细腻,不同角度看深浅不同。有邻居第一次见,以为是贴膜效果,其实原厂漆就是这样。不少细节比如隐藏式门把手、无框门,让整台SUV看起来更干净利落;内饰简约但质感扎实,用料摸上去暖而不是冰冷塑料感——这种感觉照片拍不出来,要坐进去才知道差别在哪儿。顺带提一句,新车座椅支撑性很好,不过老婆嫌主驾腰托调节行程短,她习惯性垫个薄靠枕解决,也算小瑕疵吧。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五天下来,对这台XC70插混最大的印象,是它真的兼顾到了性能、安全、智能和续航这些本来看似冲突的需求。在30万左右预算范围内,很少见这样的组合。而且从预售85分钟破5000单来看,不只是我一个人觉得值得买。不过等以后二手市场看看保值率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入手长期留一辆,现在只能先还钥匙给4S店,下次再借可能得排队等很久了……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沃尔沃XC70插混试驾全程,5天深度体验,价格与性能背后的真相-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