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交强险出了事故怎么赔偿?

交强险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简称,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其核心功能是保障交通事故中第三方(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不赔偿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自身的损失。若车主仅购买交强险(未购买商业车险),发生事故后需按以下流程申请赔偿,赔偿范围和金额受交强险责任限额限制。本文结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实际理赔案例,为你详细解答。

一、交强险的赔偿对象与核心规则

交强险的赔偿对象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方受害人(包括行人、其他车辆乘员、财产损失方),赔偿范围涵盖:

人身伤亡: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财产损失:车辆维修费用、物品损坏赔偿等(如撞坏护栏、路灯等公共财产)。

二、只买交强险出事故的赔偿流程

若仅购买交强险,事故发生后需按以下步骤申请赔偿,关键是“先定责、再理赔”:

1. 事故发生后:立即报案并保护现场

报案时间:需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如人保95518、平安95511)报案,超时可能影响理赔;

现场处理:若事故轻微(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小),可拍照留存证据(事故现场、车辆损伤、对方证件)后撤离;若事故严重(有人伤、车损大),需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责任认定:由交警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明确双方责任(全责、主责、同责、次责、无责)。

2. 确认赔偿对象与损失金额

第三方受害人:需收集受害人的身份证明(身份证/户口本)、联系方式、损失证明(如医疗费发票、误工证明、财产损失清单);

损失核定:保险公司会派查勘员现场或线上核定损失(如车辆维修需提供4S店定损单,人身伤害需提供医院诊断证明)。

3. 提交理赔材料,申请赔付

根据责任划分,若被保险车辆有责任(全责、主责、同责、次责),需向保险公司提交以下材料申请交强险赔偿:

被保险人材料: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交强险保单;

事故证明: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

受害人材料

人身伤亡:医疗费发票、病历、诊断证明、伤残鉴定书(若致残)、死亡证明(若死亡)、家属关系证明(如户口本);

财产损失:维修发票、物品购买凭证、损失清单(需第三方评估机构盖章);

其他材料:银行账户信息(用于接收赔款)。

4. 保险公司审核与赔付

审核内容:保险公司会核查事故真实性、责任认定有效性、损失金额合理性(如医疗费是否与事故直接相关,财产损失是否属于本次事故);

赔付限额:2020年9月19日起,交强险责任限额调整为:

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含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8万元(含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财产损失赔偿限额:0.2万元(含车辆或其他财产损失)。

赔付方式:审核通过后,保险公司将赔款直接支付给受害人(或被保险人垫付后报销)。

三、只买交强险的特殊情况与注意事项

1. 对方全责:“互碰自赔”或对方交强险赔付

若事故中对方全责(被保险车辆无责),有两种处理方式:

互碰自赔:若双方均有交强险且损失在2000元以内(财产损失),可各自向自己的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但仅适用于无责方财产损失≤2000元的情况);

对方交强险赔付:对方保险公司需在其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被保险车辆的损失(如车损≤2000元)或人身伤亡(如医疗费≤1.8万元)。

2. 自己受伤或车损:交强险不赔

交强险仅赔偿第三方损失,若事故中被保险车辆内的人员(驾驶员、乘客)受伤,或车辆本身受损,交强险不承担赔偿责任。此时需依赖:

车上人员责任险(商业险):若购买了该险种,可赔偿车内人员伤亡;

车损险(商业险):若购买了该险种,可赔偿车辆自身损失。

3. 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需自行承担或补充商业险

若事故损失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如第三方死亡赔偿金需20万,但交强险仅赔18万),超出部分需由责任方自行承担(若被保险车辆有责任)或由对方的商业险赔付(若对方有责任)。因此,仅买交强险存在“高损失无法覆盖”的风险,建议根据需求补充商业三者险(保额通常100万起)、车损险等。

四、总结:只买交强险的赔偿逻辑与建议

结论:只买交强险时,事故赔偿仅覆盖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受20万元限额限制),自身及车上人员损失、车辆损失需自行承担或通过商业险赔付。关键流程为“报案→定责→提交材料→审核赔付”,需注意保留证据、及时报案,并了解赔偿限额。

一句话提醒:交强险是“基础保障”,仅买交强险需承担高损失风险——建议补充商业险,让保障更全面!

只买交强险出了事故怎么赔偿?-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