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最近遇到了不少麻烦,从智能驾驶事故、偷偷限制车辆动力,到碳纤维车盖宣传不实,一路走得挺顺的小米汽车现在正面临巨大的信任问题。5月9号,网上传出一段视频,说是小米SU7 Ultra的几十位车主联合起来要求退车。这3分钟的视频里,有45位已经预订了小米SU7 Ultra的车主晒出了他们的订单,说他们不接受小米官方对于挖孔车盖问题的补偿方案,坚持要小米退车给他们。
在很多社交网站上,有些已经预订了小米SU7 Ultra的车主嚷嚷着要退车。“小米啊,你这样对得起我们这些车主的信任不?就给2000块钱,还是积分形式的,就想打发我们?60万的车我都已经掏钱了,会在乎这2000块?退车,坚决退车!”一位预订了小米SU7 Ultra的车主在社交网站上这样写道。
此外,有些小米SU7 Ultra的车主还一起建了个维权群,网上传的截图说,这个群里的人数都已经有447人了。群里有个律师说,他会给雷军、小米公司这些人发律师函。通常来说,发一份律师函要收3000元,但因为这次是很多人一起维权,所以前期每人只要600元。这600元里,包括了发律师函、跟小米交流、谈判等等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上
小米SU7 Ultra的挖孔机盖风波已经闹了好几天了。之前有车主发现,花了4.2万选装的小米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里面的构造竟然和普通版没啥两样。他们试着在车头风道那里喷了“看得见的烟雾”,结果机盖那儿一点反应都没有。再拿张纸巾盖在机盖上,用鼓风机对着风道猛吹,纸巾也是一动不动。所以,车主们怀疑这个选装件就是个“摆设”,没啥真实用处。
小米在SU7 Ultra发售的时候说过,这款车的碳纤维前盖是模仿了原型车的空气动力学造型。小米的老总雷军也曾经说过,这个设计能用双风道给车轮毂降温。因为这个配置,当时不少追求性能的车主都选择了加装。但之后,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前盖因为被质疑“夸大宣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5月7日,小米汽车回应了关于SU7 Ultra碳纤维前舱盖被指虚假宣传的事情。他们说,原本SU7 Ultra打算用普通的铝制机盖。但纽北赛道原型车成绩一出,好多用户都想要碳纤维开孔那种样式。小米做了好多调查和评估后,觉得技术上可行,就决定按用户的意思来,用跟原型车一样的挖孔前舱盖设计,给用户多一种选择。
小米汽车这边说清楚了,那个碳纤维做的双风道前舱盖,不光样子做得和原版一模一样,还能帮忙导气、给车前部降温,而且车子因此轻了1.3公斤。不过,他们也承认之前说得不太清楚。小米说,还没拿车的朋友,有段时间可以选换回铝的前舱盖;已经提车或者在这个时间段内(5月10日晚上11点59分59秒前)选了碳纤维前舱盖并且锁单的朋友,会送2万积分,值2000块钱呢。
但是,有些已经买车和打算买车的人并不接受“配置更改”或者“积分赔偿”的办法。“我买车时,那个挖孔碳盖是我决定买它的关键因素(选装费用占了7.2%),所以任何降低性能的做法都违背了合同的本意。”一位已经交了定金的准车主说,小米提出的“积分赔偿”其实就是想单方面推卸责任。
有些车主觉得,这个方案的补偿“太少了”,只有选装价格的4%,而且补偿的积分只能在小米的产品里用,根本弥补不了失去的功能价值。有的网友还提到,小米只给车主3天时间考虑改配置,要是车主没看到通知,可能就错过了。另外,还有些还没拿到车的车主担忧,要是换成铝制舱盖,车子可能得送回工厂弄,这样一来,车子的二手价值就可能会受影响。
关于小米SU7 Ultra车主想要退车的事情,现在多个平台上都讨论得很热烈。截至当下,小米这边还没给出啥回应呢。
除了碳纤维舱盖那事儿,小米汽车最近又因为新版本OTA系统限制动力,让车主们心里不痛快了。最近,小米SU7Ultra在升级Xiaomi HyperOS后,原本能有的1548匹最大马力被锁了,得在特定赛道跑到一定成绩才能放开,不然就只能用到大约900匹。对于这种做法,小米解释说,主要是怕新手开快车出事儿。
当然,要是只想着安全这事儿,小米这么做也是能让人明白的。
很多车主都说,他们买小米SU7 Ultra就是看中了它的高马力。但小米没问车主们的想法,也没做过调研,就自己决定限制了车的一些功能,这样做既不顾及车主的选择,也损害了车主的权利。有位车主打了个比方:“这就像买了台顶配电脑,结果还得先考试才能用显卡。”
关于这事儿,小米那边已经道歉了,说他们没好好听大家的意见,也没把升级的功能给大家说清楚,就这么升级了,确实做得不对。解决办法就是,先暂停这次升级。对于那些已经升级了的少数用户,他们会在下个版本里给修好,大概要4到8周的时间。还有啊,那些因为小米汽车动力被锁的车主,小米给了5000积分和一个洗车机作为补偿。
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小米汽车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从决定造车开始,小米就靠着出色的营销手段,让第一款车SU7一上市就大受欢迎。但是,享受了流量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小米也肯定会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和关注。随着第二款车YU7上市时间的一天天临近,小米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