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以为是早起的鸟,其实是专门盯着你的那只猫。
真事,我同事,四年下来,和我家小区门口的保安都混熟了。
你要说她准时,那是真的准,七点半一到,站得比共享单车还整齐。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知道客气,拎着豆浆,冲我笑得跟刚中奖似的。
后来?
豆浆没了,笑也省了,剩下的全是催命电话,一遍遍问:“咋还没到?我要迟到了!”
你要是路上堵了五分钟,她电话铃声能把你脑瓜嗡嗡响。
说起来,蹭车这事,头几年我还挺乐呵,觉得能帮一把算一把。
油价涨?
唉,自己也要上班,顺路嘛。
保养、换胎、再加点停车费——这些年我的钱包和她的感激一样,越来越薄。
她从来没提过分摊,仿佛这趟路,是我给她专门开的VIP通道。
你说我傻吧,可能真有点。
办公室人情世故,谁都知道面子比什么都值钱,尤其在大城市,低头一见抬头又见,真闹翻了,气氛比天气还冷。
后来事情变味了。
那天,我妈突然住院,医生冷冰冰一句话:“押金三万。”
我脑袋嗡地一下,工资卡余额就像被人一刀割掉。
想着她前阵子还说老公年终奖发了不少,心一横,电话打过去,没想到那边支支吾吾,丢下一句:“我刚给孩子报兴趣班,实在没钱。”
你说巧不巧,前一天她还跟我唠嗑说孩子学钢琴学得多嗨,第二天就钱都花光了。
那一刻,心里跟冬天的地铁一样,冷得透底。
结果第二天,她还是照旧打电话,问我到哪了,说今天得早打卡。
你说,这不是装傻能解释得过去的事?
有些人,明明知道你帮了她多少,却从没想过给你一分补偿,甚至你有事了,她比谁都快撇清。
那种理直气壮的劲头,真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善良带点傻。
我没多废话,电话那头等我回话的时候,我直接来了一句:“我搬新家了,和你方向反着,不顺路了。”
她愣住三秒,然后急了:“你咋不早说?我都等半天了!”
那一刻,我说不出来什么感觉,像是搬走一块压在心口的石头,又像丢了件穿了很久的旧衣服,舍不得,但也不想再穿。
你要说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操作,放到体育圈都能开个专栏。
NBA场上总有那种看似无害的队友,关键时刻一个传球失误,赛后却说:“没看见你举手。”
CBA里抢篮板,场下说自己协调能力差,其实早盯着教练的表情在混。
再看咱们国内,张继科当年被曝赌球,社交平台下,评论区一半是“天才也有难处”,另一半却在嘲,“别装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观众的眼睛就像带夜视仪,细节都盯着看,谁都别想混水摸鱼。
说回我同事,她那点“顺路搭车”的逻辑和球场上偷懒的后卫有啥区别?
你拼了命防守,最后人家抢了风头,出了问题全是你的锅。
职场里,太多这样的人了,嘴上说着“感谢”,实际把你的付出当理所当然。
你帮得多了,他们甚至觉得不帮才奇怪。
有人问我后悔吗?
说不上后悔,顶多觉得当初自己图省事,结果把省心变成了麻烦。
办公室关系比球场还复杂,你不想撕破脸,别人就当你是软柿子。
你以为同事间讲点情分,结果最后成了别人的专属司机,这锅背得真够久。
偶尔茶水间还听见她跟别人抱怨,说现在路上打车多难,顺风车才靠谱。
你说这心理是不是有点像球场上明明没跑位还怪队友没传球的主?
其实身边这样的例子不少,什么社会人情、什么同事情谊,碰上利益,谁还不是自家算盘打得啪啪响?
有数据说,国内白领有近70%都给同事搭过顺风车,只有不到三成的人拿到补偿。
剩下的呢?
大多都变成了“我欠你一顿饭”的口头支票。
时间久了,谁还真指望这顿饭能吃上?
你要说“顺路”这俩字,放到大城市就是笑话。
早高峰你能顺哪儿去?
你帮她五分钟,自己迟到半小时,领导一句“下次注意”,全成了你自己的“顺路”。
有时候真想问一句:你们家孩子的兴趣班学着学着,学不会感恩吗?
说到底,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免费午餐,只有彼此心照不宣的权衡。
你愿意帮,是情分;你不愿意帮,是本分。
你不说破,别人就一直踩着你的底线跳舞。
你要是憋不住了,开口说个“不”,还得提防人家背后捅你一刀,说你不讲情义。
这几年,体育圈、娱乐圈、身边职场,哪儿不是同样的剧本?
有时候看那些网友热议什么“豪门低调”“明星作秀”,其实跟你我身边的顺风蹭车没啥区别。
你以为人家真接地气?
多半是给你看的。
就像黄磊一家,出门穿得很朴素,网友说:“这是真低调还是秀?”
每个人都喜欢看热闹,却没人真愿意为别人的善良买单。
想想挺好笑,谁不是一边吐槽社会冷漠,一边盘算着怎么不吃亏?
你问我要不要再做顺风车司机?
拜托,油价都快赶上黄金了,我可没那个闲钱。
以后但凡遇到这种人,坚决给自己留后路,别让人把你的好当成随手可薅的羊毛。
说了这么多,评论区放开聊,谁还没被蹭过车,谁还没遇到过装傻充愣的“人才”?
下次碰见,记得给自己留条退路,别让别人的理直气壮成了你生活的主旋律。
你要是有更离谱的故事,别藏着,咱们一起唠唠,看看到底谁才是“顺路届”的天花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