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托车的世界里,铃木的 DL250 和 VStrom 250SX 这两款车,虽说都来自铃木这个大家庭,可性格完全不一样。DL250 是中国制造的,VStrom 250SX 则产自印度。日本媒体对它们进行了多场景测试,结果还挺让人意外。这两款车的差异,可不只是表面上的,背后还藏着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大学问呢。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两款车。
DL250 搭载的是水冷双缸引擎,能输出 25 匹的马力,扭矩有 23.4 牛・米。这种引擎的好处是震动小,动力输出特别绵密,就像小溪流水,稳稳当当的。它搭配的是半双摇篮车架,车重 191 公斤,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在公路上骑行时,能有更好的稳定性,跑长途也不累。
再看 VStrom 250SX,用的是 SEP 油冷单缸引擎,别看它是单缸,马力可不小,有 26.5 匹,扭矩是 22.2 牛・米。它的优势在于高转的时候爆发力强,就像短跑选手,冲刺起来特别猛。车架用的是编织车架,车重只有 164 公斤,轻量化的设计,让它骨子里就带着越野的基因,在复杂路况下能更灵活地穿梭。
从通过性配置来看,DL250 前后轮都是 17 寸,离地间隙没公开,悬挂是标准的公路调校。而 VStrom 250SX 前 19 寸、后 17 寸的轮毂组合,离地间隙达到了 205 毫米,在同级别里那是最高的,后悬挂不仅行程长,还有 7 级可调。这样一对比,VStrom 250SX 在通过性上明显更胜一筹,面对一些坑洼、石子路啥的,能更轻松应对。
在城市里骑车,DL250 的 800 毫米低座高就很友好了,重心也稳,新手或者个子不高的朋友骑起来没什么压力。但车重摆在那,在一些狭窄街道,灵活性就差点意思。VStrom 250SX 就不一样了,164 公斤的车重,让它在车流里能轻松地 “缝道超车”,特别灵活。不过它 835 毫米的座高,对矮个子来说,可能不太好驾驭。这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发现,从参数上看,DL250 轴距长,感觉灵活性会差,但实际测试中,在一些狭窄空间的转弯表现,两款车相差不大,这也说明不能只看纸面数据。
要是跑长途,DL250 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17.3 升的大油箱,续航能达到 500 公里,这对摩旅来说太重要了,不用老是找加油站。而且双缸引擎震动小,车身的风阻保护也做得好,长时间骑行,人不会太累。反观 VStrom 250SX,12 升的油箱就有点小了,续航短不说,高速行驶时风压大,人容易疲劳,这也是它为了轻量化和越野性能做出的一些牺牲。
到了非铺装路面,VStrom 250SX 就像回到了自己的主场。19 寸的前轮攀爬能力很强,离地间隙又高,通过角比 DL250 提升了 37%,能轻松征服一些中型障碍。不过,DL250 也不是完全不行,在一些轻型林道,它靠着还算不错的悬挂和轮胎,也能勉强通过,表现比预想的要好一些。
在日本市场,DL250 售价 31,077 元,VStrom 250SX 是 27,527 元,差价 3,550 元。在印度本土,VStrom 250SX 价格更低,换算成人民币大概 1.78 万。这价格差异,再加上 24 公斤的重量差距,就让消费者在选择时要好好琢磨琢磨了。是更看重价格和轻量化带来的灵活性,还是更倾向于稳定性和续航呢?
从用户群体来看,喜欢骑着 DL250 跑国道的人不少,它的保值率也高,二手残值率有 23%。不过它在配置上有些妥协,比如用的是卤素大灯,也没有 TCS。VStrom 250SX 则更受林道探险爱好者的青睐,油耗大概 3 升 / 100 公里,配置上比较激进,像 LED 灯、护手板这些都有。
这两款车,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和印度制造的特点。中国制造的 DL250,以可靠耐用著称,返销日本十年,口碑一直很好。印度制造的 VStrom 250SX,在轻量化创新方面表现突出,像它的 SOCS 引擎,能适应全球不同的使用环境。未来,东南亚市场可能会成为它们新的战场,因为已经有双车并售的策略在验证了。
2025 款的 VStrom 250SX 换了新的索诺玛红金属漆,之前的火焰橙没了。不过它的 LCD 仪表和国产的 TFT 屏比起来,就显得有点滞后了,这点也引发了一些争议。DL250 则面临着配置迭代缓慢的问题,在国产摩托车不断内卷的大环境下,它的升级速度有点跟不上节奏。
铃木 DL250 和 VStrom 250SX 并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它们一个更偏向公路巡航,一个更适合越野探险,是互补的关系。这两款车也是全球产业链协作的样本,中国制造的量产能力,加上印度制造的创新响应,共同打造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如果让你选,你是更倾向于 “旅” 的 DL250,还是更偏爱 “动” 的 VStrom 250SX 呢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