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批评!烧掉84亿没造出一辆车,却砸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2017年那阵子,拜腾汽车风头太盛了,手里攥着84亿资金,还信誓旦旦要“干翻特斯拉”。阵容也是豪华到离谱——宝马i8之父和英菲尼迪前高管联手站台。按理说,这班底搁哪儿都能掀起大动静。但现实就是这么魔幻,一辆量产车都没落地,全公司却把钱花得比谁都快。
有个细节真让人忍不住摇头:北美办公室养着三百号人,仅仅一年,光零食就吃掉了5000万人民币。算下来,每个人每天啃的那些进口坚果、巧克力加起来差不多得花掉450元。这水平,不是普通上班族的午餐标准,是顶级超市随便扫货的待遇。有时候感觉这些办公桌上的小吃,比研发部门还抢镜。
其实拜腾早期也不是没人看好。资本圈里的大佬们一个接一个排队送钱,腾讯、富士康、一汽集团全在名单上。这波操作四年时间内,把账面金额直接推到天花板级别——整整84亿融资到账。南京方面也挺给面子,基地面积直接给到1200亩,还玩起工业4.0噱头。一切架势,都像是在预告“中国版特斯拉”马上诞生。
结果五年过去,就剩下各种骚气操作留在新闻里了。比如销售员制服非得法国空运,用殿堂级设计师定制,一套成本几千块;名片用特殊纸张做烫金镶嵌金属装饰,一盒就值上千元,看着比钱包还厚实。在2020年的CES展会,为了撑场面又是30万美元空运概念车去美国,然后再海运回来……这流程走完的钱够买三辆中端电动车,就是为了现场那几分钟露露脸。
这些动作怎么看都是表面功夫,对实际造车没有半点帮助,只会让账本上的数字越来越难看。据业内消息分析下来,那些真正投向核心技术研发的钱,占总投入比例连15%都不到,大部分资金流进了这种“炫耀型消费”。
如果说乱花钱只是催命符,那么内部管理混乱才是真正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从创始团队开始就分裂严重,一个主攻海外市场搞技术创新,一个专注中国本土品牌营销,两边互不服气,经常为发布会上谁先发言争执不停。这种斗争带来的后果就是,公司副总裁数量飙升到29位,小小不到千人的团队被各路派系瓜分,各自为政导致决策频繁变脸,当天刚拍板方案第二天可能又全盘否定重来。
最致命的问题还是心态问题。“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决定他们更像拿工资办事的管家,而不是亲爹一样拼死护犊子的主人。一遇风险,高薪高管第一时间跳槽另谋出路,比如毕福康转身成另一家造车公司的CEO。而对照蔚来、小鹏等同行,“老板自己当救火队长”,甚至卖房输血扛过危机,这种劲头完全两码事。不夸张地讲,有些企业靠的是主人翁精神硬抗风雨,有些则只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和地盘。
旁观者容易忽略一点,其实创业公司请外部职业经理人在成熟期或许有效,但刚起步的时候需要的是破釜沉舟的狠劲。如果公司像嗷嗷待哺的小孩,你指望专业保姆能替你熬过艰难时刻?事实证明水土不服只能越陷越深。当初拜腾偏偏用了错配说明书,也怪不得结局这么惨烈。
反观同样作为新势力的小鹏、蔚来、理想,他们交出的成绩单扎眼得很。今年10月数据一出来,两家月交付量齐刷刷突破4万台以上新纪录;理想虽然稍逊但市场费用率只有区区百分之零点六,在成本控制方面简直教科书式示范。他们为什么能跑出来?很简单:方向盘始终握在创始人自己手里,该低姿态求人就求人,该变卖房产补贴运营就毫不犹豫,说白了就是舍得赌全部身家去守这个摊子。
股权结构也是关键因素之一,这几个品牌创始人在蛰伏期一直牢牢控股,让所有决策责任清晰明朗。而拜腾呢?复杂持股背后缺乏灵魂人物,总体感觉更像是一堆职业经理人的临时联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掌舵者。所以顺境大家一起爽,一遇逆流立马见分晓——谁是真正愿意扛到底的人?
类似闹剧不仅限于国内,美国硅谷也曾出现Juicero这样的明星项目,同样融资千万美金打造智能榨汁机,被用户发现用徒手挤果汁包效果居然一致,于是迅速倒闭收场。本质原因如出一辙:资本助推、豪华团队,却缺少那个肯以生命捆绑公司未来的人物角色。“放大器效应”尤其明显,你优点多资本帮你打天下,你弱项多它只会帮你加速消耗直到崩溃收场。
到了今年六月,关于拜腾的大结局终于尘埃落定,公司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当初投资近110亿元打造的大型生产基地,如今杂草丛生设备闲置断水断电,多次拍卖无人问津最后被京威股份以8.18亿低价接盘,相较原投入可谓九牛一毛。到了今年三月份,更有媒体曝出拖欠税款高达4048.5万元,到关门那一天依旧无解。这座昔日标杆工厂彻底归于荒凉,只留下满地鸡毛供后来者唏嘘感叹。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烧钱神话”慢慢失灵,各路投资方逐渐学精,不再轻易相信所谓梦幻团队或者包装故事,更关注实际控股权归属以及创始人的执行力度。当然,商业幽灵不会凭空消失,下一个类似故事极有可能换个领域再次演绎,只要还有热钱涌入、有机会钻营作秀,总有人乐此不疲重复相似套路。不过对于每一家创业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回答“公司是谁的”“钱怎么花”“是否团结一致”“初心还在吗”等问题,很容易栽跟头跌成下一个典型案例,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道理永远不过时——踏实干活才能看到回报,否则就是虚火冒烟最终灰飞烟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