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

在日本东京台东区,有一处极具人气的亲子胜地——上野动物园。这座始建于1882年的动物园,是日本最早的现代动物园,也被视为明治维新时期“文明开化”的象征之一。这里不仅承载着日本人与动物的情感连接,也成为日本社会变迁的缩影。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20世纪初的上野动物园

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最受日本人喜爱的动物,非熊猫莫属。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礼物——大熊猫“康康”和“兰兰”来到这里,掀起了史无前例的“熊猫热”。自此,熊猫成为上野动物园的“镇园之宝”,也是中日友好的象征之一。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日本的中国熊猫热

2025年初,上野公园为期三天的“春节熊猫庆典”活动吸引了超过15万人参与,成为东京冬日里最热闹的节庆之一。熊猫的可爱形象、跨国情感认同,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中国文化在日本社会的独特地位。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中国熊猫在上野公园

从熊猫到“浣熊”:中国形象的温情延伸

而在同一年,另一种来自中国的“团子”——这次不是动物,而是一辆车,也在东京掀起热潮。这款车被昵称为“中国浣熊”,它的全名是 K-EV BYD RACCO,是中国新能源龙头企业比亚迪专为日本市场设计的电动轻型车(K-Car)。它在2025东京车展上完成了全球首发,并迅速成为展会焦点。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比亚迪亮相日本车展

“RACCO”,取自英文“Raccoon”(浣熊),名字灵动可爱,外观小巧圆润,极具亲和力。浣熊这一形象在日本也深受欢迎,常出现在动漫、文创和吉祥物形象中。

比亚迪将这款K-EV命名为“RACCO”,无疑是一次极具文化共鸣的本地化尝试——就像当年中国熊猫成功俘获日本人心一样,“中国浣熊”也希望走进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RACCO

专为日本而生:RACCO如何打动K-Car王国?

,充电30分钟即可补能至80%。

此外,其方盒子造型+侧滑门设计,极大提升了狭窄街道中的停车便捷性,尤其适合东京、大阪等城市的老城区使用场景。更重要的是,RACCO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辨识度,与传统K-Car的“工具感”形成鲜明对比,是一款兼顾实用与潮流的城市小车。

K-EV RACCO 的推出,背后是比亚迪20年深耕日本市场、海外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的成果。从2005年首次进入日本,到如今新能源巴士在日本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再到RACCO的全球首发,比亚迪完成了从B端交通解决方案到C端个人出行的全面布局。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进入日本市场的比亚迪新能源卡车

事实上,比亚迪早已不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更是新能源科技与绿色出行的全球品牌。近年来,比亚迪在欧洲、东南亚、美洲等市场持续扩张。在日本,从电动巴士、电动卡车到如今的K-Car车型,比亚迪正以中国制造的创新力,重新定义日本用户对“绿色出行”的理解。

夜幕降临,上野动物园中的熊猫“晓晓”结束了一天的“营业”,在竹林中安静入睡。而在东京国际会展中心,展台上的“浣熊”RACCO 也将结束它的首秀旅程,准备驶出展馆,驶入东京街头,驶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比亚迪的“浣熊”或许不像熊猫那样立刻拥有全民认知度,但它有温柔可爱的外表、强劲实用的性能,更有一个品牌20年如一日深耕海外的耐心。它不只是一次产品发布,更是比亚迪全球化战略的新篇章。

比亚迪东京发布“中国浣熊”,会像中国熊猫一样受日本人欢迎吗?-有驾

▲比亚迪将继续深耕海外市场

对于比亚迪来说,RACCO 不只是一个K-Car,而是一张来自中国的全新名片。熊猫拉近了两国人民的情感距离,而“浣熊”或许将成为中国智造深入日本生活的又一个温暖起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