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行业论坛上公开揭露了一个秘密:“国内二手车平台上有超过3000家商家在销售一类特殊车辆它们刚上完牌照就被转手里程表数字几乎没动过。 ”

这些被称为“零公里二手车”的车辆正成为汽车行业的灰色地带。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二手车交易中登记不到3个月、里程不足50公里的“准新车”占比高达12.7%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过60%。 它们看似是消费者的福利实则是车企刷数据、黄牛套利的工具。

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有驾

一、零公里二手车的三种“诞生”途径

车企的“库存清理术”

车企将积压的高库龄车、滞销老款车型通过“大客户销售部门”批量卖给关联车商。 这些车完成上牌登记后立刻以二手车身份低价抛售。 比如某款原价13.69万的哪吒L增程版在二手平台标价仅8.98万相当于六五折甩卖。 对车企而言这既能快速回笼资金又能让销量数据“看起来很美”。

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有驾

4S店的“考核冲刺器”

经销商为完成厂家销量任务自掏腰包给库存车办牌照制造“已售出”假象。 例如某4S店实际月销仅100台却被迫采购150台车。 多出的50台最终变成“零公里二手车”以八折价格流入市场。 极氪被曝通过类似操作虚增销量尽管官方辩称是“展车”。

黄牛的“套利流水线”

在小米YU7这类热门车型上黄牛利用抢手行情大量锁单。 他们先支付5000元定金占名额等车辆到货后立即过户转卖加价幅度常达数万元。 目前闲鱼等平台挂出的二手YU7数量激增售价普遍比官方指导价低2-3万。

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有驾

二、为什么说这类车是“定时炸弹”?

消费者以为捡了便宜实则暗藏风险。

权益缩水:厂家常以“非首任车主”为由拒绝提供三电质保、免费充电等权益;

车况隐患:部分车辆实为测试车或运损车经翻新后伪装成“准新车”;

保值暴跌:一辆小鹏X9新车售价37.98万同类“零公里二手车”仅售33.71万直接导致市场价格体系崩坏。

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有驾

更严重的是扰乱行业秩序。 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库存达345万辆创同期新高。 为消化库存部分车企疯狂制造“零公里二手车”引发恶性循环。 奇瑞、比亚迪已紧急启动经销商违规上牌追责机制试图切断这条灰色链条。

三、工信部新规如何“精准拆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媒体披露工信部拟推行“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止过户”政策仅司法判决、厂家召回等特殊情况除外。 该政策直指三类乱象:

四、车企与黄牛谁更“受伤”?

新车6个月禁转卖?车企比黄牛还崩溃,小米YU7或降价-有驾

对依赖销量数据的车企新规等于釜底抽薪。 哪吒汽车因“零公里二手车”问题曝光后陷入“闭目待锤”的被动状态;极氪虽紧急澄清车主证词与官方说法明显矛盾。 若政策落地这些品牌真实销量将彻底暴露。

黄牛则面临更直接的亏损。 以小米YU7为例黄牛需先垫付20%车款(约6万元)。 若6个月内无法过户要么自掏腰包买下整车(总价约30万)要么放弃5000元定金。 目前二手平台上的囤积车辆已出现恐慌性抛售部分报价较上市初期降幅超15%。

五、普通消费者能捡漏吗?

短期内市场可能出现“踩踏式降价”。 黄牛为在新规生效前脱手正加速抛售囤积的小米YU7。 某车商坦言:“现在谁还敢加价卖? 能原价转出去就谢天谢地了! ”

长期看行业生态将回归理性。 商务部同步推动二手车出口“唯一编码”制度实现一车一码、全程溯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立黑名单违规经销商三年内禁领出口配额。 当刷数据、套利空间被封死车企不得不专注产品力就像小米YU7用3分钟20万订单证明的:真正的好车从不需要伪造销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