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全新SUV,长超5米,4.3秒破百+云辇C+激光雷达,怎么没人懂

比亚迪2025年4月推出的旗舰SUV唐L DM,堪称技术堆料的“王炸”:5.04米车长、4.3秒破百性能、全系激光雷达和云辇-C底盘,起步价仅22.98万。 然而上市三个月,销量却徘徊在3500台左右,始终未突破5000大关。 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为何叫好不叫座?

比亚迪全新SUV,长超5米,4.3秒破百+云辇C+激光雷达,怎么没人懂-有驾

一、参数亮眼:22万买到50万级配置

唐L DM的硬件堪称“性价比屠夫”。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天神之眼B智驾系统,搭载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支持高速NOA和自动泊车,硬件规格看齐30万级新势力。 顶配的“无人机玩家版”甚至内置大疆定制无人机,可自动起降、跟车拍摄,车机直接剪辑短视频,户外玩家直呼过瘾。

比亚迪全新SUV,长超5米,4.3秒破百+云辇C+激光雷达,怎么没人懂-有驾

动力更是颠覆认知:DM-p双电机四驱版输出544马力,零百加速4.3秒,比保时捷Macan还快;WLTC综合油耗仅0.95L/100km,亏电油耗6.3L,比同级燃油车省油40%。 实测满载7人开空调,城市道路油耗仅1.2L,用户感叹“比亚迪把混动技术玩成了魔法”。

比亚迪全新SUV,长超5米,4.3秒破百+云辇C+激光雷达,怎么没人懂-有驾

底盘升级前双叉臂悬架,全系标配云辇-C系统。 这套通过激光雷达预瞄路况的阻尼调节技术,让近2.5吨的车身在烂路上滤震干脆,连续颠簸车身起伏控制在±1.5mm,媲美百万豪车。 22万买到这些配置,网友调侃“合资车看了要连夜开会”。

二、争议焦点:设计老气+七座“反人性”

尽管技术亮眼,唐L DM的设计却拖了后腿。 前脸沿用比亚迪“龙颜美学”,但复杂镀铬条和分体大灯被吐槽“像放大版唐DM”,缺乏理想L6的简约科技感。 车主论坛高频出现“外观劝退”评价,有人直言:“车头像戴了金链子的暴发户,和高端感不沾边”。

更大的痛点在于座椅布局。 全系强制2+3+2七座设计,2950mm轴距下第三排仅适合1.7米以下乘客短途应急。 对比理想L6主推的六座独立座椅,唐L DM第二排三个联排座椅舒适性差距明显,进出第三排需手动扳倒座椅,被宝妈吐槽“抱孩子钻第三排像练瑜伽”。 用户调查显示,68%潜在客户因缺少六座版放弃购买。

比亚迪全新SUV,长超5米,4.3秒破百+云辇C+激光雷达,怎么没人懂-有驾

三、竞品碾压:理想L6凭细节抢客

唐L DM的定价区间(22.98万-28.58万)直面理想L6(24.98万起)和问界M7(24.98万起)。 理想L6虽动力弱(零百5.4秒)、油耗高(亏电6.9L),但六座布局+副驾娱乐屏+Mind GPT语音交互,精准切中家庭需求。 上市首月销量破万,是唐L DM的两倍多。

问界M7则靠华为赋能逆袭。 其ADS 2.0智驾系统城市道路通过率98%,支持无保护左转和鬼探头避让,而唐L DM的DiPilot 300系统尚需OTA升级优化。 有车主对比后直言:“华为智驾像老司机,比亚迪还像驾校学员”。

甚至传统对手汉兰达也构成威胁。 终端降价至17.98万起,虽技术老旧,但品牌认知度和保值率碾压,分流了务实家庭用户。

四、价格陷阱:顶配无人机遭冷遇

比亚迪的定价策略同样引发争议。 走量车型集中在中低配:22.98万两驱版纯电续航165km(全系最长),24.98万四驱版增加冰箱和独立空调,性价比突出。 但28.58万的顶配“无人机玩家版”因溢价过高遭市场冷遇——相比次顶配贵3.6万,仅增加无人机系统、21英寸轮毂和香氛装置,纯电续航反倒缩水至135km。

经销商透露,顶配订单占比不足10%,多数消费者认为“无人机不如六座实用”。 更尴尬的是,竞品理想L6 Pro版(27.98万)已标配二排座椅按摩和冷热冰箱,唐L DM的顶配优势被全面稀释。

五、用户抉择:要技术还是要体验?

真实车主评价呈现两极分化。 技术派认为“22万买到4.3秒加速和云辇-C超值”,家庭用户却抱怨“七座鸡肋”。 一位深圳车主算过一笔账:日常通勤用电每公里成本0.1元,比地铁还便宜;但周末带父母出游时,第三排进出不便导致老人拒绝坐车。

售后体验也成槽点。 比亚迪全国仅215家服务门店,理想已覆盖288城;有车主反馈云辇-C系统误报警,维修需排队3天,理想车主却能享受上门取送车服务。

唐L DM上市三个月销量不足1.2万台,比亚迪正面临艰难抉择:坚持技术普惠路线,还是向用户体验妥协?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