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万的“权益价”正在网上刷屏,不过这价格真的划算吗?或者说,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每当一个新车型上市,尤其是像捷途X70L这种瞄着家庭用户的中型SUV,我总觉得宣传总有点话里有话。你说12.59万起售,然后又搞个预售“限时权益价”,一口气拉到10.99万,听着像捡了个大便宜,但其实这“权益价”多数就是为了把你忽悠进4S店,最后真能用这个价买到心仪配置吗,得好好算一笔账。
仔细看,捷途X70L这一次一口气给了5款配置,五座、七座都安排上了,外观、动力、内饰,各种讲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国产SUV,都学会了玩“细分市场”,配置分得细碎,就怕你找不到自己的那一款。可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多差异吗?到底是厂商真关注你的需求,还是怕你没得挑?
再来说说外形设计。全车“贯穿式灯组”,好像已经成了国产车标配。前脸的“五弦律动格栅”,搞点古风五行文化,还让大灯和品牌字母J扯上关系,也算是用心了。辨识度是有了,可这么一套东西,是真的让大家觉得酷,还是只是为了满足宣传图好看?
现在买车是不是越来越在意“看起来高级”这回事了?配色给你来几个高冷的名字,“晨雾白”“星际黑”,听着像和科幻片有点关系,但最后路上跑的,还是那几种主流色。消费者真的会因为颜色名称买单吗?
门把手搞了个半隐藏式设计,既不完全贴合车身,也不是那种完全弹出来的电动门把手。厂家说这能减少风阻,还避免极端环境的隐患。说白了,就是既想要概念车的“科技”,又怕真出问题被人骂。很多创新其实就是这样,妥协来的,能不能算是进步还真得打个问号。
轮圈尺寸随配置来个19、20寸,这也早成了大众玩法,你想要拉风一点的,愿意为了大轮圈多掏点钱,就多掏点。长宽高、轴距,官方说得一板一眼,其实大家最在意的还是后排和后备箱空间够不够用。4810mm的车长,2820mm的轴距,听起来挺大,其实放到一众国产“巨无霸”SUV里,属于中规中矩,一家人坐着肯定错不了——但城市里停车是不是就更难了?
你注意到没有,现在车尾设计都流行和车头“呼应”,尾灯照型上也是继续玩品牌缩写,这次又把JETOUR字母T塞进去。双排气管、全黑logo,也就算给车尾加点“运动感”,但多数大家买这种SUV也不是要飙车,就是图个样子。运动元素,看着爽,实际有多少人拿来用?
再来看看内饰,这可真是越做越科技了。两个大屏,10.25寸仪表+15.6寸中控巨屏,什么“向日葵屏”,能跟着你随叫随动,还四音区语音。这个设计说白了,就是想让你一坐进车里,觉得自己在操作未来汽车。技术进步大家当然喜欢,8155芯片、TOUR OS 3.0,还AI大模型、百科、攻略,你想问啥能答啥,可是,人们真的需要这么复杂的智能功能吗?开车的时候,导航、听听歌、看看倒车影像就够了。车机越做越像安卓平板,安全感却越来越少,有谁坐车还敢全家都玩屏幕不看路?
座椅配置算是下了血本。七座每排都能电动调节,三排进出一键电动翻折,12层结构,主驾还能12向电调,前排10点按摩、加热、通风、座椅记忆应有尽有。你说这些功能好不好用?肯定牛,可是你会不会每次都调整按摩、记忆设置?家用车嘛,多数时候还是坐着舒服最重要,后排空间大、有空调才更实际。真要说“享受”,倒是那些长途司机和“滴滴师傅”能用得更勤快。
动力部分倒是有点东西,1.5T+7DCT,2.0T+8AT,最大功率和扭矩都不弱。最值得说道的是——支持用92号油,这真是给老百姓省钱。你说同级一些合资车还逼着你加95号,成本分分钟多出几百块一年。捷途把这个细节做好了,算是用点心了。国产车的动力技术过去常被“黑”,但这两年你再看,调校越来越成熟,动力系统普及度和可靠性越来越像主流,大家都敢拿来拉满全家出游,不怕半路趴窝。
电磁悬架,三种阻尼可调,10ms响应速度,能调100次/秒,这听着高科技,实际谁能用出效果?普通人家开个车,多数不会去调悬架模式,买SUV就是图个稳妥、舒适。厂家发明新花样,有些是跟风,有些是争取“配置表好看”,但最终买家买到手用的还是那几个基础:能用、好用、不出问题。
咱们还是得回到头——买车到底在买啥?这两年国产车一片神仙打架,各种新科技新概念轮番上阵,但真正让人一掏钱包的,还是空间、动力、省油、售后。捷途这一波能预售10.99万,给你5年10次基础保养和首任车主终身质保,说白了,就是要让你觉得踏实,觉得买回去不用太操心,解决“用车焦虑”。
不过——每次预售都给你个“权益价”,你能真正买到车吗?等到了真提车时候,可能又是“等现车”、配件“选装包”得加价。所谓“限时权益”,最后变成了促销噱头;真正的优质服务,得看后面售后能不能兜住。这几年“质保”、“保养”这些词都用得挺凶,但当地4S门店给不给力,修车、维护是不是方便,才是你一年下来最真切的体验。
说到这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家用中型SUV这么卷?所有国产品牌都知道,中国家庭主力消费在15万以内,大家都要空间、要动力、还要科技,最好配置高还能便宜。所以每个新车出来,都使劲往科技感、舒适度上堆,生怕你觉得不超值。但买车这事,说到底还是一分钱一分货。你花的钱多了,肯定配置高,空间大,但用过几年之后,车辆保值率、售后成本、空间实用性,才是决定你到底买不买账的核心。
现在的国产SUV越来越强调智能化。各种大屏、AI功能越加越多,场景交互做得越来越全。可大家真的用得了吗?多数人忙着上下班、接送孩子,开车时候越简单越安全,看的还是故障率低、油耗合理、维修容易。厂家堆的科技,更多还是用来“脱颖而出”,让你有理由在众多车型里“多看一眼”,但新鲜劲过了,最终还是实际体验为王。
说到底,捷途X70L这次10.99万权益价,低价确实吸引人,但等你去店里选车,价格、配置、落地、保险加起来,肯定不止这个数。销售一个劲跟你说“今天不定明天就涨”,你要真心买,还得多跑几家,问清楚自己要啥、预算多少,别迷了眼,最后入了“权益陷阱”。不少网友吐槽自己奔着低价去,到了店里发现根本没有最低配现车,全都是高配“加价”,也是常态。
买车嘛,有时候就像买白菜,只不过你家需要的是一颗新鲜、好吃、耐放的。捷途X70L这车,配置确实丰富、宣传确实到位,空间也够。但值不值,还是得落到具体用车需求,看你是不是特别在意座椅舒适、是不是经常带全家出门,是不是习惯用智能车机。国产车的性价比这几年确实做得好,但越是“权益”诱惑,下手前越要算账。把买车当理财,比的是谁不给你添堵,售后别掉链子,开出去省心,你才是真正捡了个便宜。
所以,这车到底该不该买?大家心里肯定都清楚,这年头买车,看的是体验、看的是维护,不是只看配置单和优惠价。买回去,用着不顺心,修一次愁一次,那给你再多“权益”也没用。厂家既然敢打权益价出来,那就希望以后不光买得漂亮,更得用得痛快。别把花里胡哨的噱头当主角,最后谁的产品真能让人省心,谁才是赢家。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