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谈及国产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新能源车型,感觉好像不扯电车就没啥好聊的。
听到吉利、长城、长安不断推动销量,身边总会有人一声冷哼:哦,那不过是靠堆配置和价格战而已。
可是,当星越L这款传统燃油SUV横空出世,直接给这种观点打了脸,光是过去一年就悄然卖出26.7万辆,真是让人瞠目结舌。
在当今油车市场,销量靠前的除了星越L,还有朗逸、轩逸、和帕萨特。
而星越L的崛起,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便宜、配置高,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星越L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在产品力和市场定位上都做足了功夫。
看看星越L的空间,2845mm的轴距,几乎与丰田汉兰达不相上下,但价格却只需要汉兰达三分之二的费用。
你说,花得这点钱,坐得这么舒服,谁不想买呢?
而在底盘方面,这辆车在麋鹿测试中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实测速度达到79km/h,和一些老牌合资车如大众途观、CR-V、RAV4相比,优势明显。
虽说这个数据不能完全证明星越L的底盘惊艳,但至少说明它的操控表现相当不错。
再加上全系搭载的2.0T发动机,零百加速时间控制在7秒多的成绩,不得不说,合资SUV中20万起步的车型大多还在用1.5T。
仔细想想,星越L的魅力真不在于光鲜的电动化标签,而在于它身上的硬实力。
外观吸引、内饰不将就,动力系统也没有让消费者失望。
就凭这一点,星越L在市场上竟然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市场杀手,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
更让人惊讶的是,星越L还在韩国市场表现出色,换个名字叫大科雷傲,去年在韩国销售了3900辆,12月份更是飙升至5300辆。
细想这数据,整个韩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也不过12.4万辆左右,星越L的市场占有率突破了4%。
想想看,一辆在国内被视为国产的车,在海外却被当作欧洲品质的代表,造车的底气足得让人惊叹。
韩国网友们在论坛上津津乐道地评价说:底盘稳、内饰豪华、性价比高过日系,这些赞美之声似乎让我们意识到,无论是在何处,产品本身的实力最重要。
即使没有新能源、没有政策补贴,还是能凭实力打动消费者。
其实,像星越L这样成功的案例,理想和问界也并不例外。
如果他们推出的某些车型改成纯油版,销量也未必逊色。
大家都知道,理想L7和问界M9的热卖并不是因为价格低,而是它们在设计、用料、功能体验等方面几乎超越了传统合资车。
当产品的各个维度都做足了功夫,消费者怎么会拒绝用这样一款燃油车?
说到底,星越L的销量不是运气使然,而是国产车在设计、动力、智能化等多个方面潜力的集中体现。
这样的崛起并非气候或是趋势带来的运气,而是国产车自身实力的真实反映。
越来越多国产品牌,都在用实际产品证明一个道理:即使不谈补贴、不谈电动、不谈时代潮流,只要有质量,消费者依然会为真正值得的产品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