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卡车市场经历了一场巨变。西方卡车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卡车企业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除了直接进口中国卡车,俄罗斯本土企业也在努力生存,其中索莱尔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家成立于2001年的企业,通过与江淮、三环等中国卡车企业合作,获得了卡车和轻客的生产技术,推出了多款车型,包括我们今天要聊的索莱尔TR 180。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索莱尔TR 180是索莱尔商用车家族中吨位最高、承载能力最强的车型,也是该公司与湖北三环合作的产物。这款车的中国基因非常浓厚,驾驶室等部件都来自中国,原汁原味的三环风格。前脸设计类似奔驰Actros的盾牌造型,多层堆叠格栅和左右导流包角,顶部的镀铬条为外观增添了一丝精致感。

大灯采用卤素灯光,虽然照明效果稍显弱势,但价格便宜。大灯整体为组合式设计,不规则五边形外观,纵向放置在保险杠左右位置,外侧带有装饰线条,结构凹凸有致,确实有奔驰Actros的味道。

虽然索莱尔TR 180只是一台18吨级的车型,但已经是索莱尔家族中的旗舰车型,做工也相对不错。掀开前面罩,可以看到各类线束和管路都进行了捆扎固定,减少了互相摩擦带来的噪音和磨损,进而减少了一些小毛病的产生。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驾驶室减震采用了四气囊悬浮减震机构,对颠簸路面的滤震性更好,为车内带来了更细腻的驾乘体验。不过,俄罗斯的用车环境相对恶劣,气囊减震的可靠性还有待考验。

顶起车辆的驾驶室,一台中国“心脏”便映入眼帘。虽然索莱尔在官方宣传中刻意隐去了发动机的生产商,但发动机上方的“神秘的东方文字”还是揭示了它的身世。这是一台来自东风康明斯的6.7升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型号ISD 6.7,满足欧五排放标准,输出261匹马力和956牛米扭矩。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这款东康发动机在俄罗斯市场并不陌生,当地也有不少保有量。在此基础上,车辆针对俄罗斯市场的实际运营环境进行了针对性优化,比如在水箱前方增添了细密的保护网,防止脏污附着影响发动机散热。车载电瓶容量提升,柴油管路增添加热系统,直面冬季低温环境下的挑战。

传统的机械式机油尺位于水箱右侧,掀起前面罩后便可快速观察机油液位。除了发动机,本车的变速箱也是中国制造,来自法士特,是一台8速手动变速箱。后桥同样来自中国,速比4.444,采用了顶置制动缸设计,有助于提升离地间隙,增强通过性,避免恶劣路况行驶时带来的损害。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索莱尔TR 180的后桥用上了空气悬挂。相较于采用钢板弹簧悬挂的同类车型,虽然空气悬挂的可靠性存疑,但减震性能更好,还能够调节车身高度,便于靠台等操作。作为索莱尔自家的旗舰车型,用上空气悬挂也是较为合理的。

索莱尔TR 180的总重为18吨级,是一台标准的两轴底盘,轴距提供5200、5600、7060三个规格可选,从而与不同规格的货厢相匹配。本车货厢内部的容积为37立方米,可放下16个标准托盘,常用于货物配送等工况之中。

车尾设置有倒车摄像头,可将画面显示在驾驶室内的大屏上,便于驾驶员进行倒车等机动操作。坐进内饰,也是熟悉的三环风格。方向盘为四幅式设计,上方带有多功能按键,可方便地操控接打电话等多种功能。后方仪表盘为机械式,中央带有一块液晶屏幕,主打实用性。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控台上设计有大屏,屏幕内部系统进行了“俄化”,各类功能都是用俄语显示,方便俄罗斯本地使用。8速变速箱的挡杆被放在了驾驶室中部,位于主驾驶大腿右侧。至于卧铺,就是中规中矩的尺寸,驾驶室后壁采用后拓展设计,为卧铺区增添了部分空间。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为什么索莱尔要在俄罗斯自产这款车型?答案还是由于政府相关限制,并更好针对本土市场需求。在中国卡车席卷俄罗斯市场后,当地政府就以所谓“质量问题”等借口限制中国卡车进口,变相地给本土企业“留口饭吃”。在这种态势之下,索莱尔便能借助旗下车型抢占部分市场份额。在俄罗斯,TR 180的售价约为83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74.5万。到了俄罗斯价格翻几倍,着实是让人印象深刻。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索莱尔TR 180的推出,不仅展示了俄罗斯本土企业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也反映了中国卡车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这款车的成功,或许只是中俄合作的一个缩影,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合作项目涌现。毕竟,在商用车领域,技术和市场的结合,永远是制胜的关键。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中俄合作卡车索莱尔TR 180如何逆袭俄罗斯市场-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