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高速铁路网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原标题:最大高速铁路网托举起流动的中国

【专家视点】

高速铁路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经过30余年持续创新实践,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功建成并运营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可以说,中国高铁的发展不仅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劲的铁路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这为新时代中国高铁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围绕更完善,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网的覆盖面和通达性,推动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到2035年达到7万公里左右,50万人口以上城市全部实现高速铁路通达。新时代以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高质量推进,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最全面、运营场景最丰富的国家;高铁覆盖中国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动车组单日开行达1万列以上,承担了全国铁路76%左右的旅客发送量。目前,高铁已成为中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力,基本解决原来客运高峰期运力严重短缺的问题,释放了与高速铁路平行的普速铁路货运能力,助力中国铁路实现由瓶颈制约型运输到逐步适应型运输的历史性转变。

围绕更高速,深入实施CR450科技创新工程,研发新一代时速400公里高速动车组。目前,在京沪、京广等17条线路、近8100公里的高铁线路上,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近年来,我国抓紧研制新一代动车组列车,进一步提升列车运行速度。CR450样车已于2024年底发布,试验时速已达450公里,力争早日实现商业运营。

围绕更智能,全力推进智能高铁技术创新,广泛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高速铁路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及内外部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中国高铁屡屡刷新世界纪录、创造世界奇迹,科技创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几代铁路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我国构建了涵盖高速动车组、工程建设、列车控制、牵引供电、运营管理、风险防控等六个方面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高铁技术水平总体迈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围绕更安全,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健全高速铁路风险感知技术体系,增强设施设备安全韧性,提升极端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为适应我国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特点,我国在高铁路基、轨道、长大桥梁、长大隧道、大型客站等方面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

围绕更舒适,加快构建以复兴号为引领,涵盖不同速度等级、长中短层次分明、大密度开行的高速铁路谱系化产品体系,满足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构建一站式全程畅行服务生态链,让高铁旅行生活更美好。

围绕更绿色,以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为重点,广泛应用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生态友好的先进绿色技术,努力建设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匹配、与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高铁。

中国高铁不仅在神州大地织就了一张便捷高效的运输网络,更以开放之姿跨出国门,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金色纽带。近年来,中国铁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世界各国分享高铁发展成果,先后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合作,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

铁路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推动交通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高速铁路更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战略,进一步助推高速铁路向更完善、更高速、更智能、更安全、更舒适、更绿色等方向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志方,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