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换欧洲标,零跑借船闯世界,Stellantis笑了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说的是德国的老牌车企欧宝,可能会在2026年开始,把咱们中国新势力品牌零跑的一款车,换上自己的“闪电”标志,然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欧洲品牌,怎么会反过来用中国车来贴自己的牌子呢?

这件事虽然官方还没正式宣布,但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可能性还真不小。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全球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深刻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提升。

中国车换欧洲标,零跑借船闯世界,Stellantis笑了-有驾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看看欧宝现在面临的处境。

欧宝在欧洲算是个家喻户晓的品牌,但近些年在电动化转型上走得非常艰难。

欧洲各国政府虽然嘴上喊着要大力发展电动车,但实际行动却有些跟不上。

一方面,充电桩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很慢,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动车本身的价格就比燃油车贵不少,而各国政府给的购车补贴还在不断减少甚至取消。

这就导致很多欧洲普通家庭对购买电动车持观望态度,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爆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别说欧宝,就连大众、宝马这样的一线巨头,都不得不放慢了全面电动化的计划。

欧宝之前曾宣布要在2028年实现全面电动化,但就在今年8月,这个目标被悄悄撤回了。

这并不是说欧宝不想转型,而是现实条件确实不允许。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研发投入。

开发一个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平台,需要投入天文数字般的资金。

欧宝的母公司是Stellantis集团,这是一个由多家汽车品牌合并而成的庞然大物,旗下有标致、雪铁龙、Jeep等十几个品牌。

家大业大,开销也大,集团很难单独为欧宝投入巨资去开发一个专属的新平台。

如果欧宝自己硬着头皮上,财务压力会非常大,风险也极高。

所以,对欧宝来说,最现实、最经济的选择,就是寻找一个已经成熟、技术可靠且成本可控的现成方案。

而来自中国的零跑汽车,恰好就成了这个最合适的选择。

那么,零跑的这款被看中的B10车型,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中国车换欧洲标,零跑借船闯世界,Stellantis笑了-有驾

首先是它的性价比。

这款车在国内的售价区间大约在10万到13万人民币之间,属于非常亲民的价位。

而根据德国媒体的报道,它在欧洲的起售价可能在2.99万欧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24.7万元。

虽然价格翻了一倍多,但在普遍高价的欧洲电动车市场里,这个价格配上它的产品力,依然非常有竞争力。

这款车基于零跑最新的LEAP 3.5架构打造,搭载了目前行业顶尖的高通骁龙8295车机芯片,这意味着它的智能座舱体验会非常流畅。

同时,它提供的510公里续航,也完全能满足欧洲用户的日常通勤和短途旅行需求。

这些配置在欧洲同价位的车型中是很难见到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零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全球市场,去年就已经完成了针对欧洲法规的适配工作。

这意味着欧宝拿过来之后,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只需要在外观上做一些品牌化的修改,比如换上欧宝标志性的“闪电”车标和“Vizor”家族式前脸设计,就可以快速推向市场。

这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研发成本,对于急于在电动车市场打开局面的欧宝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其实,这种“反向贴牌”的合作模式,在汽车行业里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以前我们熟悉的是国外品牌到中国来,生产一些“特供车”;而现在,风向变了,变成了中国汽车产品输出到国外,换上当地品牌的标志进行销售。

比如,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宝骏530,就曾换上雪佛兰科帕奇的标志在墨西哥等市场销售,并且取得了年销1.7万辆的好成绩。

另一个更成功的例子是吉利汽车的星越L,它换标成了雷诺大科雷傲,在韩国市场大受欢迎,去年一年就卖了将近4万辆,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盘活了当时处境艰难的雷诺韩国。

就连欧宝自己,其实也对这种操作不陌生。

早在25年前,欧宝就曾把英国莲花品牌的Elise跑车换上自己的标志,以欧宝Speedster的名字在欧洲销售。

所以,对于这些务实的汽车制造商来说,只要能解决问题、能带来效益,合作的形式并不重要。

中国车换欧洲标,零跑借船闯世界,Stellantis笑了-有驾

这次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对双方来说是一笔双赢的买卖。

对于零跑而言,它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性的汽车品牌,冲击百万年销量,欧洲市场是必须要攻下的战略高地。

但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国品牌,要在品牌林立、市场成熟的欧洲从零开始建立销售渠道和品牌认知度,难度可想而知。

而通过与Stellantis的合作,零跑相当于走了一条捷径。

Stellantis在欧洲拥有超过1700家销售门店,其中很多可以直接利用欧宝现有的网络,客户资源也是现成的。

这让零跑能够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进入欧洲市场。

今年上半年,零跑的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过2万台,在3月和4月甚至成为了中国新势力品牌的出口冠军。

如果能得到欧宝这个百年品牌的背书,无疑会极大地增强欧洲消费者对零跑产品的信任度,市场前景会更加广阔。

而对于Stellantis集团来说,这笔账算得也很精明。

欧宝品牌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这是它的优势;但它在电动化技术和成本控制上存在短板。

零跑恰好能补上这一环,它拥有先进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并且在成本控制上做得非常出色。

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优势互补。

而且,这次合作的眼光放得更长远。

根据计划,零跑将在2026年在西班牙的萨拉戈萨工厂进行本地化生产。

在欧洲本地生产,意味着可以完全规避掉欧盟目前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征收的高达20.7%的关税。

成本进一步降低后,产品的竞争力无疑会更强。

中国车换欧洲标,零跑借船闯世界,Stellantis笑了-有驾

如果首款车型B10能够成功,未来Stellantis很可能会引入更多零跑的车型,换上欧宝或其他旗下品牌的标志,在欧洲乃至全球市场进行销售。

当然,这个计划要真正成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欧洲消费者的接受度问题。

欧洲人,特别是德国消费者,对自己国家的汽车品牌有着很强的自豪感。

他们能否接受一款挂着德国品牌,但核心技术、生产平台都来自中国的汽车,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其次,技术层面的适配也并非易事。

虽然零跑已经做了法规适配,但要完全符合欧宝的内部标准,从零部件的选用,到电池、电机的重新认证,都需要一个严谨的过程。

此外,欧盟对于汽车的碳足迹、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法规正变得越来越严格,零跑的技术和供应链能否持续满足这些高标准,也是一个未知数。

还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就是过去一些合资车型上出现过的“减配”问题。

如果欧宝为了利润,将零跑B10上一些吸引人的高科技配置去掉,那么很可能会伤害到产品的口碑和品牌的长远发展。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零跑和Stellantis的这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汽车“出海”模式的升级。

过去,中国汽车走向世界主要依靠低价格优势去硬拼市场。

而现在,我们开始进入一个用“技术换渠道”的新阶段。

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已经建立起全球领先的优势,而传统的欧洲汽车巨头则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

这种强强联合、各取所需的合作,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范本。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来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最终实现技术反超的实力体现。

正如很多网友感慨的那样,以前是我们盼着国外的车进来贴牌,现在轮到他们用我们的车去贴牌了。

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合作,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预计到2026年,这款特殊的“换标车”就将出现在欧洲的展厅里,它能否复制吉利和雷诺在韩国的成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但无论如何,这种“借船出海”的智慧,已经为其他正在寻求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车企,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新思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