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时刻! 零跑汽车连续五个月霸榜新势力销冠,七月销量冲上五万辆高峰,却在登顶之夜突然宣布拥抱华为乾崴 ADS,引爆汽车圈大地震。
这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新势力第一次公开分裂的信号,一场“全栈自研”与“生态整合”的阵营大战就此拉开。
朱江明领导下的零跑,号称“半价理想”,却深陷利润泥潭,华为的介入是解药还是毒药? 智驾短板一夜补齐的背后,零跑能摆脱“性价比”标签吗? 这场变局会不会搅动整个中国新能源车格局? 今天,就让我们剥开这场联姻的层层真相。
作为新势力领跑者,零跑今年七月销量强势冲到五万辆,连续第五个月蝉联榜首,这份成绩单让无数竞争对手眼红。
销量光环下,零跑的困境却像定时炸弹般暴露出来——主力10-20万元车型的毛利率勉强转正,依靠低价策略冲击市场的结果是深陷盈利泥潭。
向上冲击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时,品牌溢价根本撑不住场面,缺乏让人掏腰包的“故事”背书。 自研的Leapmotor Pilot智驾系统升级到3.0版本,但在关键技术上全面落伍,城区NOA和无图方案对比华为和小鹏的差距大到肉眼可见,消费者一测试就摇头。
零跑工程师内部报告显示,Leapmotor Pilot的测试覆盖率和误判率指标低于华为ADS和小鹏XNGP,用户反馈中“智能驾驶功能不稳定”的投诉占比飙升。
华为乾崴 ADS 4.0立刻成为零跑的救命稻草,这套方案通过模块化架构提供SE/Pro/Max/Ultra四档配置,适配零跑全系车型。
B级和C级车部署在BOM成本较低的SE或Pro档后,可实现L2+级智驾;D级旗舰车型搭载Ultra档后,城区NOA、代客泊车等功能拉满到类L3水平,这直接填平了零跑自研的短板。 华为智驾在30万元以上市场已是核心卖点,用户调研中“带有华为ADS”的标签价值仅次于“冰箱彩电大沙发”,零跑借此快速撕掉“廉价车”帽子。
华为HI模式纯输出全栈方案,不动整车定义和销售网络,零跑设计团队继续主导外观、内饰和操控调校,产品发布会上朱江明反复强调“品牌主权牢牢在手”,避免像赛力斯一样沦为“界字辈”代工厂。
合作敲定后,零跑打出三张王牌直接杀入红海——产品牌里,旗舰D11全尺寸SUV和D12 MPV双箭齐发,全系标配华为ADS 4.0 Ultra,城区NOA和全场景贯通一次性标配到位。
两款车定价28-35万元区间,官方配置表中底盘调校对标理想L8/L9,智能座舱瞄准问界M7/M8。
成本牌成为零跑的杀手锏,68%的自研率把电池、电驱和域控成本压到行业最低水平,工程师测算显示,为华为ADS新增的2-3万元BOM硬件费用被整车成本打穿,最终让D11/D12实现“30万价格、40万配置”的错位优势,现场试驾中媒体实测后排座椅通风和冷暖杯架功能超过多数竞品。
出海牌直接挂钩华为海外扩张,华为ADS满足Euro-NCAP 2026五星标准,完全合规欧洲2026年强制L2+法规,华为全球门店网络超600家为零跑2025年五万辆海外销量目标铺路,渠道地图中欧洲展厅已预定首发D11。
新势力阵营一夜分裂成两派——零跑高举“成本导向”大旗,策略转为自研平台加顶尖生态整合,追求规模化快速爬坡盈利。 朱江明在内部会议中宣导“生态伙伴才能赢未来”,跳过智驾重投入环节。
蔚来、小鹏和理想则坚持全栈自研路线,将智驾系统视为灵魂战场,李斌公开演讲说“L4级是唯一护城河”,小鹏研发团队加速测试无图方案版本,这场分化首次被媒体定位为“技术派 vs 效率派”的拉锯战。
蔚来旗舰ET9的宣传材料强调自研架构闭环,理想L9实测数据突出原生算法的安全性优势,零跑发布会上直接点名华为ADS的性能对标图,现场技术PK视频引发全网热议,评论区分化为“支持全自研派”和“拥抱华为派”。
零跑加入华为阵营的模式明确区别于问界——问界是华为深度控制产品定义和销售的“智选车”,零跑只选HI输出方案,整车定义、门店渠道和用户运营数据库握在自己手里。
内部财报数据显示,零跑生产线自主优化电池包结构后降低成本12%,华为ADS带来的溢价跳上30%。
当前市场上零跑独有“整车低成本+华为高阶智驾”组合,测试赛道中D11的百公里电耗对比竞品低15%,智驾接管率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工程师日志记录研发周期比自研方案缩短六个月。
中国汽车产业首次在市场逻辑下形成分工协作,擅长平台工程的聚焦效率,擅长智能系统的深耕算法,用户试驾反馈称“系统整合秒开城区导航”,实测纪录片在社交媒体点击率爆表,各大论坛讨论区激辩“谁更可能颠覆未来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