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师傅自曝技巧,三年不洗车亮如新,行业经验引热议

标题:一年不洗车,车漆真扛得住?本地修理铺、车友嘎聊、保养麻烦点碎碎念

修车师傅自曝技巧,三年不洗车亮如新,行业经验引热议-有驾

头两天在楼下抽根烟,张师傅在门口指着一辆灰扑扑的老轿车开腔:“你看,就是不舍得花那个钱。三年,水都没淋过几回,漆上早长蘑菇了!”我过去看了看,缝隙黑泥结得像酱油糊底,前杠下沿白皮儿已缩了,摸一把指尖都发黏。那车主还不服气,说网上都有人六年才洗三回,漆面不照样没掉?我寻思着,回头查了查那堆老资料,顺便进群里问了几句。

其实,坊间一直在传国家有汽车防腐标准,这事儿本地修理铺也讲多了。那标准,是2005年定下的,说是实验时把新车关进高温高湿小黑屋,盐雾喷子、大缸泡着一整轮。前些年,海南有个车检研究所整过实测,按那老标准跑下来的,漆面十年还死撑着不变。但师傅也唠了个真:现在环境不一样了,空气里有的没的都多,厂里的老经验未必都灵。

修车师傅自曝技巧,三年不洗车亮如新,行业经验引热议-有驾

对于雨水这一块,隔壁卖雨刷的老秦喝着茶嘀咕:“你咋不晓得,正常下雨都是偏酸,南方这边尤其猛。”雨点撒着,看似冲干净了泥巴,其实泥沙和那些酸性的杂物黏在车缝一堆,尤其后视镜下角——一撑就蒸发慢,日积月累才氧化得厉害。去年腊月,李姐新买轿车,鸟屎粘在盖子上一小坨,没理会,到四月才想起来洗,留了黄斑,一道年轮似的,怎么搓都搓不下去。听洗车店说,鸟屎PH值能冲到2,强过加点盐酸,虫尸残骸也不能赖,糖分能发酵,一搁糟蹋起漆来一点不输鸟屎。

沥青更邪乎。群里有位阿波,说他车上一遇到工地就黑点点,小区保安都看不下去。师傅边擦边念:“沥青你三小时不理,它要你命。”烤一晒便硬化,车主还试过汽油擦,还是抠不下来。有一次邻居说,用菜油也没啥效果,亏了,这事儿只能认栽。

修车师傅自曝技巧,三年不洗车亮如新,行业经验引热议-有驾

说回来,用车环境现在是真的杂。城区柏油路挥发物多,工地灰尘、北方冬里撒融雪剂,车底都嘎啦啦掉皮。南方潮湿多雨,雨水落下就是“酸豆角”配料。前阵子有个刚拿驾照的小伙,直接用家里浇花水管一冲,说“铁做的不怕”,其实现在车子的漆层哪里像八几年那种厚?现在环保漆又薄又脆,真给你随便糙用,不出两年底漆都露小口子了。

算一笔账吧。有些朋友一年只洗几回车,嫌几十块一次贵。我们车友群也常讨论:“一年下来三百块整,省吧也不是啥大钱,修下漆可不止了。”上个月电动车友分享,说他油车漆段补过,平时本地按月洗车,补漆位跟原厂颜色基本不分。反观几年大懒,车漆颜色总是发乌,修漆的地方越发突兀。我自己也吃过一次亏,补漆后隔半年没洗,等到再开始洗车,原厂色和补漆差距像电视“花屏”。

修车师傅自曝技巧,三年不洗车亮如新,行业经验引热议-有驾

有人还老往网上看说法,说新车几年不洗没事。其实有次去看二手车,李老板嘴皮子利索:“外观决定一半价格,这漆面亮点,比同龄车能多卖两千。”喷漆不讲价的,几千是起步,有的修复坊漫天要价上万,还不包原厂质感。

冷门一说——现在有些高端品牌车会连漆面酸性中和层这种玩意儿也省了,群里的“潘多拉”说自己进口小众车,漆面号称自修复,摁热水毛巾敷一会儿微划痕能消,但对鸟屎啥的还是没辙。还有个新鲜事儿,朋友去年买车加装了透明保护膜,本意觉得省心,其实膜边缘时间长了藏灰藏水,比裸漆更难清理,拆起来一片糊。

至于误区嘛,新手最容易踩。有人信啥“陶瓷镀膜能全免养”,其实就像师傅说的:“护着还是要擦,酸雨照样啃”。冬天不洗车怕冻住锁孔,夏天沥青不理难撬,北方盐雪更惨,自己的经验,车底托盘年年都得检查,否则来年莫名锈点。

插点用车琐事吧。上周日天气好了,邻居王大姐带着儿子当场自己刷车,小伙嫌累直接甩毛巾,不料补漆处蹭掉一块小边。大姐骂一句“值当嘛?”可也无奈。其实手洗车,厚毛巾配点专用清洗剂,遇到沥青、鸟屎还是得上专业除污喷剂。东门那家小洗车店有时会送个清洁小样,倒比网上买一堆来劲。

漆面这事,真到了处理不及时,后悔就不能重来了。不洗车省下了一时,回头转手卖或补漆,哭笑也得自己受着。金店旁边的二手车铺老板常挂嘴边:“漆面好才叫车面子。”哪怕出来三天,雨一淋、鸟一过,旧车都赶不上新车的亮堂。

昨天,张师傅在群里晒了张黑色SUV,刚自己刷过,亮得连路灯都反光。我顺口问一句他备的啥洗车用品,他回“老三样,水、毛巾、湿抹布,沥青和鸟屎早发现早去,不忙总比修漆强。”这话,不管新车老车,想起来还挺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