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博弈下的车轮战!15%关税生效,德国车企的生死时速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关税博弈下的车轮战!15%关税生效,德国车企的生死时速

关税降了。15%。真的吗?

7月27日,美欧握手言和。特朗普和冯德莱恩站在高尔夫球场上宣布协议。看似双赢。实则暗流涌动。

但真相是——原本只有2.5%!如今却要付15%。欧盟输了?还是赢了?冯德莱恩说这是"最佳结果"。可欧洲议会的人怒斥:这是投降。

德国车企股价短暂飙升。大众、宝马、保时捷松了一口气。但狂欢转瞬即逝。利润暴跌的数据刺眼极了。

大众上半年净利润暴跌37%。宝马下滑29%。奔驰更是腰斩——从61亿欧元跌至27亿。关税的代价?每年数十亿欧元!现金流缩水超百亿。这些数字冰冷。但背后是工厂、工人、家庭的焦虑。

为什么15%仍如此致命?

供应链层层传导。美国对钢铝维持50%关税。零部件成本飙升。整车利润被挤压。

更可怕的是就业流失。专家警告:7万个岗位可能从德国迁往美国。大众已在谋划美国建厂。宝马奔驰扩大本土生产。本土?还是美国?全球化倒车了吗?

关税博弈下的车轮战!15%关税生效,德国车企的生死时速-有驾

欧盟付出了什么代价?

零关税对美国汽车开放。采购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追加6000亿美元投资。

不平等条约?法国人骂这是"惨败"。德国人苦笑称"痛苦的妥协"。但若没有协议,30%的关税风暴会摧毁一切。

向东看!中国成避风港。

宝马联手中国科技公司开发智能驾驶。大众加码电池合作。德国汽车经济学权威杜登赫费尔直言:"汽车行业的未来在中国"。

为什么?制度稳定。市场庞大。电池技术领先。德国设计遇上中国制造——这才是生存之道。

这场关税战结束了吗?

不。只是休战。特朗普已对印度挥起大棒。医药、家具新关税接连出台。

不确定性如乌云笼罩。欧洲汽车协会警告:高关税终将反噬美国供应链和消费者。

车企在刀尖上跳舞。电动化转型本就烧钱。如今雪上加霜。

活下去。需要韧性。更需要智慧。

关税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全球贸易重构的起点。车轮必须继续转动。但方向,已悄然改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