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在想,新能源车现在到底是卷技术还是卷噱头?以前我们买辆车,讲究的是动力带劲、油耗不高,外形好看就行了。可现在打开手机,满屏都是“续航1000公里”“一体压铸”“超级快充”这些词汇,听着一个比一个玄乎,可问题来了,这些新玩意儿到底能不能让咱们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是说只是厂家互相比谁家噱头多,搞得消费者晕头转向?
你看这电池容量,最近是真热闹。原来插电混动吧,图个灵活,大多数车就是个小电池,三四十公里、五六十公里纯电续航,大家也能接受,毕竟加油搓搓合合,够日常代步了,关键是不贵。但现在行不通了,卷!谁家电池小点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谁还敢端着老路子?偏偏宁德时代带头,把电池搞到六十多度电,同样是增程车,纯电能跑个400多公里,听起来,比以前主打“高效内燃机+短续航”简直强了一大截。
为啥大家愿意跟风?有一说一,电池价格确实降了不少。你想想,以前一度电池要上千块,现在跌成什么样了,这玩意儿从“奢侈品”快变成“白菜价”了,厂家当然愿意用大点的电池。既然加一块大电池,就能让消费者感觉自己买了辆纯电的“增程车”;油箱还在,续航焦虑也没了;这样一玩,谁不来试试?这时候比亚迪一下子发现,自己几十公里的小电池已经说不过去了。
比亚迪的“王者之路”,很多人都说是靠插混技术起家。油电两用,续航远、油耗低,确实牛。但现在新对手纷纷改成大电池,续航直接拉到两三百公里,比亚迪那点传统优势就不灵了。你要跑纯电,别人能跑400、500公里,海豹07 DM-i撑死230公里,价格还不便宜,咱们消费者到底图哪个?想要新能源,老百姓图的不就让“日常不用加油”,偶尔出门还不怕断电么?你比亚迪就算技术牛,也架不住这个趋势。
而且你细琢磨,最近几年比亚迪的车越来越重,这个问题就更明显了。你造个3吨的车,动力电池再大也白扯,能耗下去了,轮胎刹车各种消耗全上来。别看他们有自己一套“易三方减重技术”,真和新势力那些轻量化平台一比,还是差了一大截。腾势N9,近3吨,你说一辆SUV需要这么重么?用户真乐意自己天天开个“装甲车”?别的人减重做得好,空间大、能耗低、体验还轻快,这其实就是差距。
方法有没有呢?有啊,大势所趋,一体压铸技术终于上马了。以前啥年代,七八十个钢板冲出来,人工焊啊焊,零乱不说,成本还高。你看现在,9000吨压铸机,前后底盘一块压出来,重量一下减个一两百公斤。而且零件数目一减少,出厂更快,毛病还少,结实程度也上去了。技术上,这本来就是特斯拉那批岭头羊带动的,比亚迪虽然来得晚,人家至少补课了,总比光靠“高铁精神、电池祖师爷”撑着要强。
但这里头也不是全是好事,你得看到:一体压铸光鲜归光鲜,真要“磕了碰了”,配件维修费也跟着翻番。以前掉点零件找个修理厂随便换,现在要不送回4S,要不干脆整个大件都换。换句话说,以前人工成本下去了,售后万一坏了,倒把车主小心心疼得够呛。你说厂家真的是为了用户体验,还是为了自己省心降本,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最让我觉得意思的其实是比亚迪现在的策略变化,从前“技术引领”玩命秀自己那一套,现在也不得不好好学市场上最火的那几招,咬咬牙上大电池、争取把平台压轻点,说到底,谁也不想被淘汰,就和咱们工作一样,“卷”到最后,其实拼的是谁能最快把问题补全,越补越接近用户真实需求。你有优势,别人学你,没多大用处,因为哪家新技术不能很快被模仿?咱们老百姓等的,还不就是谁真能花钱买个方便、买个安心。
但这条路也不好走,比亚迪能不能坐得住“钓鱼台”? 看着挺悬。你技术底子厚,不等于市场就认你,政策支持多也不等于永远赢。现在车企谁胆小,谁不冒险,谁就慢慢被拿下去。比亚迪对有些新东西补得慢,被质疑“落后了”,但你说他们能不能差到哪里去?倒不至于。关键是谁能持续不断带来新思路,不是“做跟随者”而是“做创造者”,就像以前他们自己搅局油车市场一样。
而且说到底,他们这波也不是主动进攻,是被动应对——说白了,市场“逼着你进步”。增程、大电池、轻量化,哪个不是被对手“夹”出来的?如果比亚迪稍微松懈一下,别人追上来,今天补电池容量、明天补一体压铸,后天又得考虑更智能的软件,技术更新快得让人喘不过气。你不跟进就被甩下去了。说白了,这场仗就是一场“电池容量军备竞赛”,谁先掉队,谁就容易挨打。
你看车主的心态,每天都被“技术升级”搞得心烦意乱。这才买了新车,没半年又冒出一堆新功能,说不好哪天自己刚买的那一版就变“老古董”了。以前凭自己口碑老老实实卖车,现在得“新瓶装新酒”,比拼的不光是产品,还是对趋势的理解和速度。所以啊,比亚迪现在想稳坐钓鱼台,绝对不能靠着“以前我牛”,更要盯着“以后我快”。
我自己觉得,那些整天喊着“国产新能源救世主”的人,未免高估了任何一家车企。新能源市场的革新,是一波一波的。比亚迪能在一个阶段领风骚,下一波谁能笑到最后,很难说。你比如说,现在插混流行大电池,下个月要是跑出一家主打“极致减重极致操控”的混动,二者市场是不是又要打起来?到时候你再舍得下本钱降成本,问题也许就不一样了。比亚迪再牛,也架不住行业推着你走啊。
所以,我希望比亚迪别再沉迷于数老本,别光想“如何让别人学我”,而是多想想“有没有新招让别人跟不上我”。一味的补短板,有进步,可总归是保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那是比速度、比创新、比响应的赛道,你只做个“修补者”,永远追着问题跑,最后也难有真正的安全感。不论一体压铸还是大电池,都是工具,练到极致也不是终极答案。谁能把握下一波真正的风口,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可能有人觉得,卷大电池没人性,亏电都不会,还有啥必要?但厂家只会顺着市场来,咱消费者要的“既要、又要”,迫使企业没办法停下来。比亚迪也好新势力也罢,以后还指不定怎么卷,可能又搞什么分体电池、充电机器人、无线充电、甚至燃料电池PK电池都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比亚迪还能不能保持住自己的江湖地位?我觉得真说不好。
最后,我也想反问一句:你觉得一个企业能靠着几年里积攒下来的技术护城河,撑一辈子吗?中国车市这个地方,谁慢谁倒下,比亚迪今天稳,明天可不一定还稳。新能源这个圈子,没有永远的铁王座,只有不断突破、不断自我革命的“疯子”。谁能疯到最后,才是真正坐稳了“钓鱼台”——要么你就别停,要么停了就只剩看风景的份。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