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四月交车破三万五,同比增长像坐了窜天猴,乍一听挺来劲。力挫了理想,可头名宝座还归零跑。这事儿,咂摸咂摸,有点门道。
你说,理想这名字多敞亮,听着就让人心驰神往,奔着诗和远方去了。怎料,销量上,这回被小鹏给拿捏了。理想的车,定位老到,专攻那些持家过日子的主儿,恨不得把起居室搬进车里,满足你对“安乐窝”的所有念想。可问题也来了,车是好车,就是价码稍微高了点。
小鹏呢?这回能干翻理想,MONA M03堪称急先锋,身价可能更接地气,也挠到了年轻人的痒处。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
往深里扒,这销量排位赛的背后,实则是消费者心思在变。早先买车,为的是个脸面,是张身份名片。眼下呢?更多人开始盘算性价比,追求实惠。说白了,就是腰包鼓不鼓说了算。
这就要提到零跑了,它能摘得桂冠,凭的是啥?一个字:白菜价。当然,也不能光说便宜,零跑的车,在配置和做工上,也铆足了劲。但归根结底,还是价格屠刀。
有人说,零跑这是“薄利多销”,赔本赚吆喝。这话不假,但关键是,在经济下行的大气候下,有多少人能真正把价格抛诸脑后?有多少人愿意为了“理想”多掏几张毛爷爷?
再往根儿上刨,这其实也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的竞逐态势。新势力造车,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有的靠黑科技,有的靠花式营销,有的靠贴心服务,但终归,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小鹏这回能逆风翻盘,跟它马不停蹄地推陈出新脱不了干系。你看,MONA M03卖得俏,P7+也颇有斩获,G6和X9都完成了迭代,G7也要重装上阵。这说明啥?说明小鹏在积极顺应市场潮汐,力图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胃口。
不过,话又说回来,销量不过是个数字,不能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这些新晋车企,能不能真正吃透核心技术,能不能锻造出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产品,能不能搭建起滴水不漏的服务体系。
要知道,汽车不是日用品,不是用完就丢。它牵涉到安全、舒适、售后等等一系列环节。如果只是靠低价来博眼球,终将自掘坟墓。
想到这,我不禁忆起前些年那些折戟沉沙的造车新势力,他们也曾风头无两,也曾放出过颠覆世界的豪言壮语。但到头来,都化作了历史的过眼云烟。
所以,对于小鹏而言,这回的榜眼,既是嘉奖,也是警钟。它告诫我们,在白热化的市场肉搏战中,唯有矢志创新,持续精进产品力,方能屹立不倒。
而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买车这事,还是要擦亮眼睛,不要一味追捧品牌,也不要被低价冲昏头脑。最要紧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遴选一款称心如意的座驾。
说到底,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撑场面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