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辆新车在赛道测试时闹出了大动静,刹车片居然冒烟起火了!这可不是什么小场面,当时刹车盘温度直接飙到600多度,把现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但你知道吗?厂家后来给出的解释特别有意思,他们说这完全是因为测试人员"不会开车"。到底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扒扒这个热闹。
事情发生在天津V1赛车场,测试人员开着小米YU7 Max跑完热身圈和计时圈后,居然没按规定跑散热圈,直接把车停在了路边。要我说这操作也太外行了,就像刚跑完马拉松突然躺平,换谁都得难受。厂家后来解释说,这种极端操作导致刹车片里的树脂材料受热分解,产生了可燃气体,遇到高温才起了明火。不过他们强调刹车系统本身没问题,照样能正常使用。
这辆车的刹车片用的是低金属材料,里面混着金属纤维、树脂这些玩意儿。树脂这东西超过300度就开始分解,到600度以上确实可能冒火星。但厂家说这就像炒菜时油锅着火,属于正常物理现象,不会影响刹车功能。他们还特意提到,要是测试时打开"能量回收增强"功能,就能减少刹车系统负担,说不定就能避免这场意外。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这辆YU7 Max可是个大家伙,车身又重跑得又快,刹车时产生的热量自然比普通小车多得多。这就好比大卡车下坡必须用淋水器降温,不做好散热准备肯定要出问题。厂家反复强调这是基本常识,可测试团队偏偏漏掉了这个关键步骤。
现在厂家最担心的,是普通车主看了这种测试视频会误会车辆安全性。他们特别提醒大家,原厂车没经过专业改装千万别随便上赛道玩。想体验速度与激情?得先给车子换上赛道专用轮胎和刹车系统,还得学会正确操作能量回收功能。这就跟打游戏一样,不先练好基本功就直接挑战终极BOSS,那不是找虐吗?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你们觉得汽车厂家是不是应该把赛道注意事项印在说明书最显眼的位置?毕竟现在买性能车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懂赛道驾驶的又有几个呢?要是因为操作不当出事故,到底算谁的责任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