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智驾技术竞赛
2025 年上海车展开幕前,工信部一纸通知,犹如给“智驾”宣传踩下急刹车。车企们连夜修改宣传话术,“智驾” 传播画风陡然转变,从高调炫技转向谨慎发声。如今,主打“智能化”的宣传语前,总会谨慎加上“安全最重要”等字眼。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提示词:智能驾驶技术竞赛
但表象之下,却是暗流涌动。AI、大模型、大数据的浪潮仍在奔涌,技术研发的投入有增无减,资金仍然在源源不断地涌入智能化领域。这不禁让人好奇:在规范与发展的博弈中,智驾行业究竟在酝酿着怎样的突破?
车企“变调”:谨慎宣传下的规范之路
4月16日,工信部召开会议,围绕《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企业落实情况与建议,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近60名车企代表参会。
4月18日,地平线发布会上,余凯指着 PPT上的“辅助驾驶”笑称:“昨天还不是这么叫的。”但行业已达成共识,智能化发展必须筑牢安全根基。余凯认为,工信部这是特别好的“正本清源”,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大大的、良性的约束规范,让整个行业更健康地发展”。
余凯直言:“AI 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科技革命。”他还提到,在自动驾驶算法迭代中,99% 的用户行为数据无训练价值,地平线和特斯拉一样,更侧重基于虚拟世界仿真的强化学习。
4月19日,在阿维塔06上市发布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介绍智驾前先强调了安全:“我说的都是辅助驾驶,不会超标。”
“涉及行车安全、生命安全的领域,是不能够太激进的,因为有很多特殊情况没办法预料和控制。我们确实是要慢慢地让这个行业变成熟。”爱芯元智创始人、董事长仇肖莘博士在车展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向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四维图新
“这次新要求非常有针对性,对踏踏实实干活、说实话干实事的公司是好事。”四维图新CEO程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智驾核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是不是好用、安全,二是用户的期望值管理。”
程鹏表示:“地图已从静态图层进化为世界模型驱动阶段必不可少的动态数据引擎,在提升单车智能水平、减少算力制约、应对突发情况预警等应用场景中,是不可替代的‘先验传感器’。”
技术“狂飙”:智驾赛道加速前行
尽管宣传进入冷静期,但智驾发展却驶入快车道。
以Momenta 为例,短短三年,其合作车型超 130 款,合作名单涵盖奥迪、通用、丰田、本田等国际大厂。Momenta创始人、CEO曹旭东介绍,Momenta的产品历经模块自闭环测试、系统级测试、百万公里路测等严格环节。
东风日产与Momenta 合作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同时与华为合作智能座舱。日产汽车公司执行高管关口勋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致力于满足中国客户对智能化、组合驾驶辅助技术的需求。华为和 Momenta 是本土领先供应商,未来我们还会与更多科技企业合作,借此保持中国速度,提升全球竞争力。”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分公司总经理、bZ5 中国首席工程师王君华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bZ5和铂智3X都搭载了momenta5.0智能驾驶辅助,在驾驶辅助方面达到同等水平。”
在车展前夕,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正式发布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及乾崑车控XMC等核心技术,首次实现高速L3级自动驾驶商用能力落地,携手11家车企共筑智能驾驶安全生态。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在发布会上强调:“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唯一底线。华为投入99%的研发资源攻克1%的极端场景,正是为了让L3商用真正经得起市场检验。”
四维图新发布了全新的舱驾产品矩阵量产解决方案, 并与宣布基于骁龙®数字底盘™解决方案深化合作,聚焦“行泊一体”与“舱泊一体”两大方向,发布中高阶辅助驾驶新品。
人工智能感知与边缘计算芯片企业爱芯元智则发布了全球化战略及全新一代车载芯片产品M57系列。据悉,M57发布即应用,可配套多种成熟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如支持800万像素的前视一体机,兼容200万像素摄像头,为客户提供极致智价比的L2级行车解决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基于M57芯片的首个量产车型已定点开发,即将出海欧洲。
余凯在发布会上表示,过去十年,智驾芯片算力提升远超摩尔定律,计算性能实现超1000倍增长。未来十年,智驾软硬件技术将持续“十倍速变化”,重塑整个产业格局,这也倒逼主机厂加速前行。
安全至上:智驾发展的终极目标
尽管智驾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其终极目标始终是安全。大量数据证实,智驾合理使用能显著减少交通事故。
谷歌旗下Waymo最新安全数据显示,在凤凰城和旧金山相同行驶距离内,与人类司机相比,Waymo整体交通事故减少64%,导致伤亡的交通事故减少81%。
今年2 月,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世界政府峰会分享数据:无人驾驶安全性是人类司机的 10 倍,萝卜快跑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员的 1/14。截至今年3月,萝卜快跑已累计提供超10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1.5亿公里。
武汉街头行驶中的萝卜快跑(摄影/刘珊珊)
在Create2025 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强调,视觉大模型最大应用场景是无人驾驶,无人驾驶更安全的理念正被广泛接受,未来将在全球扩大规模。
“在交通领域,高速公路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件。既有异常停车、行人闯入这样的常发事件,也有火灾烟雾、物品抛洒这种长尾事件。这些安全事件的检测,都是部署在高速路侧的边缘系统中的小模型完成的。”李彦宏表示,但它们的识别准确率没那么高,时不时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没能识别出大货车抛洒下来的危险物品,把视频中的光斑、阴影识别成了抛洒物,漏报、误报,或者重复报。而误报太多,预警的作用就没有了。”
“有了大模型之后,部署在云端的大模型,可以对小模型检测过的视频片段进行秒级校验,对于常发事件,大模型可以将检测准确率提升到95%以上;对于长尾事件,检测准确率也能提高到90%。监控人员介入处置的工作量降低了50%。”李彦宏说。
智驾宣传的“急刹车”,实则是行业迈向成熟的理性回归。在安全目标引领下,技术的 “狂飙” 正为未来出行勾勒更清晰的蓝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