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相信很多有车的朋友都被一条消息给弄得心里七上八下的,说的是从今年开始,汽车年检要是OBD检测三次通不过,车子就得被强制报废。
这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在各种车友群和短视频平台上传得到处都是。
一些自媒体还火上浇油,说什么“2024年是最严车检年”,开了十年的老车可能就因为这个新规直接玩完,甚至说得更邪乎,连车上的收音机坏了都可能导致年检不合格。
这么一说,可把广大的车主们,尤其是那些开着有些年头的老车的车主给吓坏了,大家心里都开始犯嘀咕,难道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买的、开了这么多年有感情的老伙计,真的就要因为一个小小的检测说再见了吗?
一时间,焦虑的情绪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开来。
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就在大家人心惶惶的时候,官方媒体和相关部门很快就站出来说话了。
有记者专门跑到北京的机动车检测场去实地看了看,发现现场根本不是传言里那种紧张兮兮的样子,来年检的车辆进进出出,秩序好得很。
记者随便问了几个正在排队的车主,他们都说,感觉今年的年检和往年没什么太大区别,流程都一样,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严格的地方。
官方也很快发布了正式的辟谣声明,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得清清楚楚。
首先,这个所谓的“OBD检测”根本就不是什么2024年的新规定。
实际上,这项检测早在2019年11月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了。
也就是说,大家的爱车其实已经安然无恙地接受了好几年的OBD检测了,它并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东西,今年也并没有出台任何关于OBD检测的新政策或者新标准。
那些说这是“史上最严”新规的,纯粹是把几年前的旧闻拿出来重新炒作,制造不必要的紧张气氛。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那个“三次不过就报废”的说法,完全是对法规的误解和歪曲。
官方的真实规定是“连续三个检验周期未能通过年检的机动车”才会被强制报废。
这里的“检验周期”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检测次数”完全是两码事。
打个比方,如果您的车已经开了十年以上,按照规定是每年需要年检一次,那么它的一个“检验周期”就是一年。
所谓“连续三个检验周期”不合格,指的是您这辆车,在2024年一整年、2025年一整年、以及2026年一整年,连续三年都没有通过年检,那到了第三年年底,它才会被强制报废。
在任何一个检验周期内,比如就说2024年这一年里,您的车第一次OBD检测没过,您可以开回去修理,修好了再来检测,如果还没过,还可以再修再检。
法律并没有限制您在一年内可以复检多少次,给了车主足够的时间去解决车辆问题。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去检测场三次亮红灯,车就当场被判死刑的情况。
把“检验周期”偷换成“检测次数”,是这次谣言能吓到这么多人的主要原因。
再有就是那个说收音机、空调坏了也影响OBD检测的说法,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OBD的全称是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说白了,它就是车辆内部的一个“环保警察”,它的工作职责非常专一,就是专门盯着跟汽车尾气排放有关的那些部件,比如三元催化器、氧传感器这些。
当这些部件工作不正常,可能导致尾气排放超标的时候,它就会记录一个故障码,並在仪表盘上点亮那个小小的发动机黄灯来提醒您。
至于您车上的收音机、空调、车窗升降这些跟排放完全没关系的东西,OBD系统根本就不会去管。
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因为这些舒适性设备的小毛病而过不了年检。
虽然谣言被澄清了,但很多老车主心里的那块石头还是没有完全落地。
为什么呢?
因为谣言虽然是假的,但它背后戳中的那种焦虑感却是实实在在的。
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修车的成本。
OBD检测一旦亮了红灯,就意味着车子得去修理。
而它所指向的故障,往往都出在那些关键的排放控制零件上。
就拿三元催化器来说,这是净化尾气的核心部件,里面含有铂、铑、钯这些贵金属,所以价格非常昂贵,换一个原厂的,少说也得几千块钱,贵的甚至上万。
很多车主都经历过这样的糟心事:车子故障灯亮了,开到修理厂,师傅用电脑把故障码消了,收个一两百块,结果开出去没几天灯又亮了。
再回去检查,可能说要换个氧传感器,又是几百上千块没了。
来来回回折腾好几次,钱花了不少,问题还没彻底解决,最后才发现是三元催化器堵塞或者失效了,需要花大价钱更换。
这一套流程下来,维修费加上检测费,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种对维修费用不确定性的恐惧,才是让老车主们真正感到心慌的原因。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恐慌。
大部分普通车主都不是专业的汽车技师,对“OBD”、“故障码”、“三元催化”这些专业术语一知半解。
当网上各种危言耸听的消息传来时,大家很难分辨真假,很容易就因为不懂而被误导,从而产生恐慌。
一些不法商家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推销他们所谓的“包过服务”或者非法的“OBD屏蔽器”,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混乱和车主的焦虑。
其实,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OBD检测这项政策。
国家推行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它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检测-维修”闭环管理制度,核心思想是“以修代废”,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检代废”。
它的作用就像一个精准的筛子,把那些排放系统存在潜在问题的车辆筛选出来,督促车主及时进行维修,从而从源头上减少高污染车辆上路行驶。
只要车辆的故障能够被修复,排放达到国家标准,那么即便是车龄再老,也依然有合法上路的权利。
这其实是汽车社会管理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环保责任。
所以,面对OBD检测,广大车主朋友们不必过度恐慌。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主动的措施来从容应对。
比如,在年检日期快到的时候,可以提前去一家信得过的正规修理厂,让他们用专业的诊断电脑帮您的爱车做个“体检”,看看OBD系统里有没有存储故障码。
如果发现问题,就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针对性的维修,避免了在检测场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局面。
在选择维修点时,也尽量选择技术实力强、信誉好的4S店或大型维修企业,他们对故障的判断会更准确,维修质量也更有保障。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轻信网络谣言,更不要去购买那些所谓的“包过神器”,那不仅是自欺欺人,还可能涉嫌违法。
归根结底,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何让政策更好地落地,让信息更透明,让维修市场更规范、价格更亲民,这才是化解公众焦虑的根本之道。
让每一辆符合安全和排放标准的车都能有路可走,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充满人情味的汽车社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