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

近日,北京现代针对新款库斯途车型启动大规模召回计划,涉及车辆因"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控制模块软件逻辑缺陷"可能导致制动失效风险。这一事件迅速引发行业热议:车企的主动召回是质量管控的失职,还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从公开信息看,此次召回涵盖2024年3月至2025年5月生产的车型,现代汽车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后,将为用户免费升级EPB系统软件。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该车型两年内第三次召回,前两次分别因燃油管渗漏和全景天窗玻璃脱落风险。频繁的召回记录让消费者质疑:库斯途的质量体系是否存在系统性缺陷?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从技术层面分析,EPB系统的软件缺陷属于典型的"功能安全"范畴。现代汽车官方说明显示,当车辆在陡坡驻车且蓄电池电压不足时,系统可能无法保持制动状态,存在溜车隐患。某第三方检测机构报告指出,该问题源于软件对电源管理的容错设计不足,属于电子架构开发中的常见痛点。但令人困惑的是,此类基础性缺陷为何未能通过现代汽车号称"超过200项极端工况测试"的验证流程?业内人士透露,现代集团近年推行的平台化战略导致部分子系统验证周期压缩,或为质量隐患埋下伏笔。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消费者反馈呈现出两极分化。广东车主李先生表示,其车辆曾在商场地下停车场出现溜车险情,"当时EPB指示灯正常亮起,但松开刹车踏板后车辆突然后滑"。类似案例在车质网等平台累计达37起。而北京车主王女士则认为现代反应迅速:"收到召回短信当天就预约了升级,全程40分钟搞定。"这种差异凸显出汽车电子系统的隐蔽性风险——故障可能长期潜伏,直到特定条件触发才显现。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对比行业案例,丰田2024年因混动系统程序缺陷召回14万辆车型,处理方式是远程OTA升级;大众ID系列去年则因刹车助力问题采取了硬件更换措施。现代此次选择的4S店线下刷写策略,虽然确保操作可控性,但暴露出其电子架构OTA能力的短板。更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在召回公告中强调"目前未收到相关事故报告",这种表述被部分法律界人士认为可能弱化问题严重性,与美国NHTSA要求车企明确风险等级的标准存在差距。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深入追溯质量链可发现,库斯途的EPB供应商是韩国万都集团,该部件同期也应用于起亚嘉华等车型,但未出现批量问题。这指向现代可能在本土化适配环节存在疏漏。查阅现代烟台研发中心的招聘信息发现,其2024年软件测试工程师岗位数量同比减少18%,而智能座舱开发岗增加43%,人才配置的倾斜或许解释了传统电控系统验证资源的不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家指出:"当车企将研发重点转向智能网联功能时,基础电子系统的投入容易出现边际递减。"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此次事件也折射出汽车产业转型期的共性挑战。随着整车电子架构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传统质量管控体系面临重构。德国TÜV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汽车召回中软件相关问题占比已达34%,较2020年提升19个百分点。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指出:"当代码量突破2亿行时,任何车企都难以保证零缺陷。"因此,建立覆盖研发、生产、售后全链条的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将成为车企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库斯图大规模召回,是责任大企还是品控不过关?-有驾

站在消费者立场,理性的态度应是既肯定现代主动召回的责任意识,也督促其提升品控水平。毕竟,真正的担当不在于事后补救的力度,而在于事前预防的精度。随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启用"汽车缺陷线索监测与分析平台",未来车企将面临更严格的质量监管。对于库斯途车主而言,除了及时进行软件升级,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状态、避免在陡坡长时间驻车等防范措施同样重要。这场召回风波最终将沉淀为什么样的行业启示,取决于相关各方能否将危机转化为质量进化的催化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