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

你知道吗?一直被自动驾驶、智能座舱霸屏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最近却在另一个领域吵得不可开交。没错,说的正是增程和插电混动之间的技术论战。这可是个老话题,但让它重新火爆起来,还是因为增程路线有了新突破,甚至有人开始大胆宣称——未来插混可能会被取代。这个对汽车科技未来有决定性影响的争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掰扯掰扯。

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有驾

咱们先说“增程”和“插混”的区别,简单点讲,就是两种混动技术的“中间动力”选用方案不同。增程讲究的是“发动机发电+电机驱动”,这一套听着挺现代,走起来也像纯电动车,从踩油门到加速,个中平顺性可甭提了。但架不住一个毛病——增程的增程器效率不够高,尤其在高速路上亏电的时候,油耗是个心累的事,车辆速度一点点提升,好家伙,燃油耗得也“刚刚好”。相反,插混就不一样了,通过离合器和变速箱,发动机能直接驱动车轮,在高速工况下动力损失小,效率还真挺高。

不过你说吧,这事儿也尴尬。插混要“牺牲”车辆的一部分平顺性,发动机挂上直驱后,顿挫感、噪音啥的都冒出来了。而且插混还要搭配一些复杂的机械结构,比如多挡位的变速箱、动力耦合器,搞来搞去,研发成本高不说,后期维修保养,也头疼得很。

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有驾

听到这里,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词?对,就是“短板”。这场论战的本质,其实就是两种技术各自在某些场景下的短板较量——增程被吐槽“高速费油”,插混因为它多了些复杂机械结构,平顺性欠佳。两边都有毛病,谁也不能一身完美。所以怎么解决短板,是会影响未来技术路线走向的关键。

增程这一方最近可是赚足了眼球。你一定也听说了吧,国内有些企业在增程器的技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咱们国家的增程器能量转换系数,已经全面超过国际主流水平了。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就像咱家里用的充电宝突然变成了高端黑科技,只要动一动,就能给手机充一天的电似的。比如阿维塔昆仑增程搭载的新发动机,解决了高速时动力衰减的问题,把转换效率拉升到了3.63kWh/L,掉电情况下油耗控制在6升左右。这些数据可不是随便瞎吹的,都是靠实打实的技术堆出来的。而且这个还是刚刚突破的成果,接下来再往前冲几个百分点应该没问题——专家们说,未来可以逼近46%的热效率。这么一来,增程器的根本短板真就快消失了。

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有驾

这技术上的进步直接改写了玩法。不少人都发现,增程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在城市里兜兜转转的“电动备胎”了。在高速上,增程器可以让车子在亏电状态下的加速衰减率降到15%以内,而插混车的衰减率一般是30%-40%。这么一比,谁更“得劲”,不就看出来了么?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点——增程车因为少了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生产成本更低,站在厂家的角度,能省下2-3万元左右的造车开支。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后买车时就更容易负担了。

但这事可不是单靠一家两家企业在努力。从国产大厂到国外的竞争对手,其实都盯着增程技术的变化。宝马前阵子宣布了超长续航的增程车型,直接将800V高压架构引入增程系统,打算未来搞出1000公里以上续航的超级车辆。而国内热度也不低,像零跑D19就搭载了自家高效增程器,在业内也算小有名气。胆大的预测更是直接瞄向增程成为新能源领域主流技术的未来可能性。

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有驾

不过话也得说回来,想要增程真的在这场技术论战里胜出,还得做到两件事。第一件是技术突破上限,跑赢插混的效率和性价比;第二件就是赢得大众的认可,毕竟任何新技术真正获得市场青睐都得讲究一个时间长河里的“用户口碑”。增程器市场的变化,实际上离不开消费者习惯的逐渐培养。这也算是种“落地”的过程了。

总的来说吧,我们聊了这么多,能看出来这场论战的未来,很可能会因“最优解芯片”而告一段落。有朝一日,增程器不仅高速动力不衰减,还能像插混一样给你省油,成本比插混还要低。到时候,增程作为混动技术的“最终形态”,可能真要接替插混,成为主流的选择。这些年咱们中国的发动机从技术到实际应用都走了很远,也许再过几年,靠“中国芯”赢下这场技术论战,就是一切的最好收场。

增程逆袭!为何“电动备胎”有望取代插混,成新能源车未来主流?-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