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绕长安是那八水

长安自古帝王都,古人常言八水绕长安。关于“八水绕长安”这句话最早的出处西汉司马相如《上林#我的旅行日记#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但是相如并没有给出 这八水的具体名字。今人则将这八条河流分别定义为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其中基本是按每个方向两条河流,比如西有沣、涝,东则浐、灞。潏、滈南出,渭、泾北盘。
其中渭河是关中地区最大的河流,其发源于甘肃鸟鼠 山,在甘肃受陇山阻隔,进入陡峭的秦岭北麓峡谷,进入了秦川大地,流经关中四市,后从潼关汇入黄河。在关中地区有众多的支流 。渭河过去经常决堤,关中平原保守渭河之苦。如今的渭河水量减少,但是要知道古代渭河可是具备通航条件的。“秦晋之好”说的是秦国运送粮食的船从秦都雍城一直排到晋国,可见当时渭河航运的繁忙。
泾河,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和泾源老龙潭,至平凉八里桥汇合,东流经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经彬县、泾阳等,于西安市高陵区陈家滩注.入渭河。.著名的“泾渭分明”便是指泾河水、渭河水一清一浊,非常分明。当然有时候渭河清,有时候泾河清。其实许多河流交会的地方都有这种现象,唯独“泾渭分明”成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滈河,发源于西安市长安区石砭峪,在长安香积寺西侧汇入潏河。
潏河是沣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长安区秦岭北麓甘花峪。有大峪河、小峪河、太峪河三大源流,三大河源于两河口汇流始称潏河,至香积寺与滈河汇合后称洨河,西流汇入沣河。而入缝缝沣口建有民国时期关中八惠之一的“沣惠渠”。这条渠道灌溉了西安地区数万亩良田。
沣河,出自长安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经喂子坪出沣峪口,高冠河、太平河、潏河依次汇入,自高桥入咸阳,在草滩农场西入渭河。现在的斗门水库也叫昆明池水就是引自沣河。
浐河,源于蓝田县西南秦岭北麓汤峪镇,在出峪后依次纳汤峪河、岱峪河、库峪河而向北流去,流经长安区,雁塔区,灞桥区和未央区,在谭家乡广太庙广大门汇入灞河。
灞河古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不断向外扩张,称霸西戎后改名霸水。后来在“霸”字旁加上三点水,称为灞水。灞河流域内农业发达,灌溉历史悠久,流域内建有辋灞渠、跃进渠、蓝桥渠、普惠渠、灞惠渠、团结渠、立新渠等诸多引水工程。源出秦岭北坡蓝田县灞源镇麻家坡以北。后一路向北分纳辋峪河、浐河,在西安市未央、灞桥区之间汇入渭河。
这八水的冲刷,在西安周边的黄土地上形成了很多的原。比如泾渭之间的咸阳原,灞渭之间的铜人原,浐灞之间的白鹿原,浐沣渭之间的龙首、乐游、凤栖、少陵、八里原,沣涝之间的毕原、细柳、高阳、神禾原。
统观这八水,均直接或间接汇入渭河。不论从那方面来比较,其他七水都是无法与渭水进行比较的。再比如其中的滈河水流更是十分少,甚至不如沣河的支流太平峪河,高冠河等。显然这“八水绕长安”纯属今人凑数而已。其实古人讲八方来客,八方既四面八方之意。而司马相入的意思大概是八方有水环绕长安的意思吧,是说长安周围到处都是河流,河流十分密集,而并非长安周围有八条河流环绕。这些河流在历史的过程中对长安的地形和历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这些水导致长安成为十三朝都城,而后这些河道遭受破坏,又导致长安失去政治中心的地位,如今长安人加强了对这些河流的保护,其中以“三河一山工程”基本囊括了这八水所在的区域,未来大家可以通过“三河一山绿道”轻松的游览长安八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