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王牌”,车长近5米,配V6混动+分时四驱与差速锁
长城的“王牌”来了。
不是噱头。是实打实的硬核。
4963mm的车身长度。
不算最长。但每一毫米都写满野性。
从车头到货箱,铆钉外露。轮眉粗犷。轮胎是265/65 R18的AT全地形胎——踩下去,泥地不会吞它。沙地不敢困它。
你见过多少皮卡,敢把3.0T V6发动机塞进前舱?
还配48V轻混系统?
最大功率260kW。扭矩峰值500牛米。
这不是数据堆砌。是动力储备的底气。
9速自动变速箱。换挡逻辑沉稳。不抢戏。只默默把力量传递到地面。
分时四驱。
前后桥差速锁。
博格华纳的硬件。三把锁。真家伙。
没有电子模拟。没有妥协空间。锁上就是刚。
接近角30。离去角23。
涉水深度能到900mm——这数字意味着什么?
普通SUV在积水路段犹豫时,它已经趟过去了。
涉水喉可选装。一旦加装,这条河,还能再深一点。
车头隆起的引擎盖。像一头蓄势的兽。
黑色中网是参数化设计。银色车标冷光闪烁。
LED日行灯两道平行线。眼神锐利。
前保险杠带拖车钩。预留绞盘位——不是装饰。是功能预埋。
侧面看去。单排驾驶室。标准货厢。
防滚架粗壮。铁锨插在侧边。工兵铲挂在尾部。
这是工具。也是仪式感。
你不需要它们时,它们是风格。你需要时,它们救命。
轮圈18英寸。配非承载式车身。
双叉臂独立前悬。钢板弹簧后悬。
结构传统?没错。但可靠。
越野从来不是靠花哨悬挂赢的。是靠结构刚性。和底盘韧性。
进入座舱。
植绒顶棚。脚垫也是植绒。
触手可及处,软包+仿碳纤维饰板。
物理按键保留——这点太重要了。
泥水沾手时,盲操比触屏靠谱十倍。
14.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液晶仪表。
科技感有。但不喧宾夺主。
方向盘是超纤皮包裹。荔枝纹路防滑。
换挡杆在中央。周围一圈按键:
四驱模式切换。差速锁控制。蠕行模式启动。
坦克掉头?也有。
三种驾驶模式:经济、舒适、运动。
切换瞬间,底盘反应不同。
经济模式省油。运动模式榨干每一分动力。
中间的舒适?适合城市穿行。
但这车,本就不为城市而生。
它是为戈壁准备的。为河滩。为无人区。
当导航信号消失,它才是主角。
你知道长城皮卡连续27年销量第一吗?
全球卖了278万辆。覆盖170多个国家。
这不是运气。是产品力的累积。
从燃油时代到混动转型,它始终踩在节拍上。
V6火炮。名字就带着火药味。
预售价22.98万元。
这个价位,你能买到合资四缸皮卡。
但买不到V6动力。买不到三把锁。买不到真正的全地形能力。
它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是告诉市场——
皮卡可以不只是工具。
也可以是信仰载体。
当你站在车旁。
听见V6低吼。
看见阳光打在铆钉上反射出金属光泽。
那一刻,你会明白。
有些车,生来就是为了突破边界。
不是所有道路都通往终点。
但有些车,能让终点变得更多。
它不追求优雅。
也不讨好城市。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你问它值不值?
试试在沙漠里开一次。
试试在暴雨后的山路上爬坡。
试试用绞盘拉出陷车的队友。
然后你再回答。
现在。
它就在那里。
等一个敢出发的人。
下一次更新。
我想聊聊——
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越野,却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一辆能越野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