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承认Model Y更强,一句“继续学习”引爆汽车圈

从充电速度到电耗,一场热度与实力的对战

雷军看完那条长达39分钟的对比视频后,在社交媒体上敲下一句话:"我仔细看了! Model Y挺强的,我们继续学习。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整个汽车圈的讨论热潮。

雷军承认Model Y更强,一句“继续学习”引爆汽车圈-有驾

就在不到一个月前的6月26日,雷军站在聚光灯下,手指大屏幕上的参数表,语气坚定:"特斯拉说尽管对比,我们小米就是不服输! "当时他逐项列出YU7的电池、续航和配置,宣称Max版"对Model Y具备压倒性优势",台下掌声雷动。 如今这句"继续学习"的回应,让不少网友直呼"画风突变"。

汽车博主"二师兄"那则对比视频成了导火索。 镜头里,Model Y加速时的流畅感像德芙巧克力般顺滑,车机系统切换毫无卡顿;而YU7的智能驾驶在复杂路口测试时偶尔会"犯迷糊"。 最扎心的是交付时间——视频里补了句大实话:"现在订YU7得等明年,Model Y下周就能开走"。

雷军承认Model Y更强,一句“继续学习”引爆汽车圈-有驾

技术党们立刻拆解细节。 Model Y用62.5度电跑出593公里续航,一度电能跑6.1公里;YU7堆到96.3度电才实现835公里,实际电耗高出32%。 论坛里吵翻了:"雷军说学习是认输吧? ""得了吧,特斯拉的Autopilot训练数据有2000亿英里,小米拿什么追? "。

充电测试倒是给小米扳回一城。 视频显示特斯拉超充10分钟只充进20度电,功率卡在120kW;YU7的800V高压平台插枪就飚到320kW,同样时间灌进51.56度电,够跑300多公里。 评论区瞬间分裂:特斯拉粉丝嘲讽"电池小才充得快",米粉反怼"你充三回我充一回,谁浪费时间? "。

销量数据让争论更激烈。 6月Model Y卖出4万多辆,稳坐20-30万价位销冠;小米YU7虽在18小时内狂揽24万张订单,但实际交付才刚开始爬坡。 证券平台数据显示,雷军表态后特斯拉股价微涨0.3%,小米却跌了0.5%。 投资人社区冒出各种解读:"对手低头证明特斯拉护城河深""小米自认技不如人,估值要重估"。

雷军承认Model Y更强,一句“继续学习”引爆汽车圈-有驾

二手市场更上演魔幻一幕。 全国冒出近百台二手YU7,全是行驶不足百公里的准新车。 钛金属色MAX版挂牌37万,比新车贵1万多;稀有的鎏金粉版本叫价37.8万,溢价1.6万。 车商直言:"有客户不想等大半年,觉得时间比钱金贵"。

连竞争对手都来凑热闹。 某新势力品牌高管发朋友圈暗讽:"对标全球销冠是勇气,但销量才是最终答卷。 "底下有人回怼:"小米入门版才25万,比Model Y便宜7万,价格战它赢定了! "。

车主们的体验对比更接地气。 Model Y被吐槽"毛坯房内饰",但三电系统十年如一日稳定;YU7的零重力座椅和磁吸中控屏赢得年轻人欢心,可新品牌的质量口碑还得靠时间打磨。 一位同时试驾了两款车的用户总结精辟:"特斯拉像苹果,省心但无聊;小米像安卓新旗舰,花样多但得忍小毛病"。

雷军的个人账号评论区成了辩论场。 网友疯狂追问:"到底学特斯拉啥? 电池管理? 还是制造工艺? "有人翻出他6月初的发言:"要对特斯拉充满敬畏,汽车工业复杂度远超想象。 "或许发布会上的高调是营销冲锋号,真刀真枪对比后,掌门人反而显露出理工男的务实底色。

这场争论从微博烧到汽车论坛。 在"雷军学习特斯拉"热搜话题下,一条评论被顶到前排:"特斯拉从没说要学小米,雷军先挑衅再认输,脸疼不疼? "米粉立刻反击:"YU7订单排到明年,Model Y现车都卖不动了,谁需要学习谁? "。

连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的旧访谈也被挖出。 他曾淡定表示"欢迎所有品牌对比",如今看来像提前写好的剧本。 而雷军的"继续学习",成了这场行业对垒中最耐人寻味的注脚。

只有那则对比视频的播放量,在喧嚣中悄悄突破了2000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