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迪Tourbillon,基础版三千多万,选配再来个七百万,最终落地四千万。
这事儿吧,听着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哑光朱红碳纤维车漆,三十六万美元,近乎一辆豪华轿车的价格。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穿衣服”的钱。
再加上什么Equipe Pur Sang套件、全景天窗、双色轮毂,零零碎碎加起来,简直比买房装修还费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
难道真的是布加迪疯了吗?
当然不是。
这背后,其实是一种极致的“割韭菜”艺术,哦不,是极致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记住:所有奢侈品,卖的都不是商品本身,而是“稀缺性”和“尊贵感”。
想想看,花几千万买辆车的人,会在乎那几十万的选配费吗?
肯定不在乎。
他们在乎的是什么?
是与众不同,是独一无二,是“老子/老娘就是有钱,而且要让你知道”的优越感。
这就像是古代皇帝的龙袍,面料是最好的,刺绣是最精湛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布加迪的选配,就是现代社会的“龙袍”。
这种情况,就好比你走进一家高级餐厅,菜单上明码标价着一瓶矿泉水500块。
你会觉得贵吗?
当然贵。
但你会因此转身离开吗?
如果你是冲着餐厅的氛围、服务和装X去的,大概率不会。
你会一边心里骂娘,一边优雅地拧开瓶盖,心里默念:“我喝的不是水,是格调。”
这种操作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把“炫富”这件事,变成了一种“智商税”。
愿意交这个税的人,不仅不觉得亏,反而觉得赚了。
因为他们用钱买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快感。
所以说,布加迪的选配,卖的不是车漆、轮毂或者内饰,卖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一种圈层的入场券。
它告诉你,你已经成功跻身于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撮人之中。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
或者说,这种“定制化”的溢价,真的物有所值吗?
这就见仁见智了。
有人觉得,花几百万买个车漆,纯粹是智商欠费。
但也有人觉得,只要能让自己开心,花多少钱都值得。
记住:消费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
对你来说是天价,对别人来说可能只是毛毛雨。
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你是否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布加迪敢把选配价格定得如此离谱。
他们知道,总有人愿意为“极致”买单。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以及想要变得更特别的人。
人真的是太难了,为了证明自己,卷完房子卷车子,卷完车子还要卷选配。
这简直就是消费主义的终极形态。
最后,我想说,无论是选择追求极致奢华,还是选择简单朴素的生活,都没有错。
关键在于,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活得开心自在。
毕竟,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而在于体验多少美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