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欧洲的马路上,一些眼尖的车迷发现了一辆长相非常奇特的丰田车。
你要是只看车头,会觉得这就是一辆我们还算熟悉的丰田雅力士,有着它标志性的大灯和格栅。
可你的视线要是往后挪,就会发现这车身又小又高,活脱脱是一辆叫Aygo X的欧洲特供小型跨界车。
这车头和车身摆在一起,就像是把两个完全不搭的玩具硬是拼凑了起来,看着特别不协调。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是丰田工厂里出了什么岔子,装错了零件?
还是说这是哪个改装爱好者的杰作?
其实都不是,这辆看起来有点滑稽的“拼装车”背后,正藏着丰田一个重要的计划,一个关乎未来欧洲小型车市场格局的秘密武器。
这辆车在汽车行业里有个专门的叫法,叫“骡车”,或者叫测试骡车。
这个名字很形象,骡子是马和驴的后代,干活任劳任怨,而这种测试车就是为了测试新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变速箱、电池这些核心部件——而存在的。
当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研发出来,但与之配套的新款车身外观和内饰还没有最终设计好,或者说为了保密不想太早暴露新车长什么样,工程师们就会找一个现成的旧车壳,把新东西一股脑儿地塞进去,然后开到真实的路上去跑。
这样既能提前收集宝贵的数据,看看这套新系统在各种路况下的表现稳不稳定,又能有效地伪装自己,不让竞争对手和媒体过早地知道自己的底牌。
我们看到的这辆“雅力士头、Aygo X身”的怪车,正是这样一辆承担着重要测试任务的骡车。
那么,丰田到底在测试什么新东西,需要这么大费周章呢?
答案是:他们正在挑战一个技术难题,那就是要把用在雅力士和雅力士Cros这些更高级别车型上的那套成熟的1.5升油电混动系统,完整地移植到尺寸小得多的Aygo X车里。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就好比要把一个成年人的心脏,移植到一个小孩子的身体里,需要解决各种各样棘手的空间和匹配问题。
丰田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想在欧洲的微型车市场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推出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强混动”微型车。
现在市面上这个级别的小车,要么是纯烧油的,要么是只有一点点节油效果的“轻混动”,再不然就是纯电动车。
而丰田的这套系统,是可以在市区低速行驶时完全用电的,能带来媲美电动车的安静顺滑体验,同时又没有里程焦虑,油耗还能降到极低的水平。
为了把这套“大心脏”塞进Aygo X这个“小身板”里,丰田的工程师们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首先遇到的就是空间问题。
Aygo X虽然和雅力士都出自丰田的TNGA-B平台,但它的车身尺寸要紧凑得多。
那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再加上电机和复杂的控制单元,对于Aygo X小小的发动机舱来说,简直是个庞然大物。
为了能装下它们,工程师们不得不重新设计了车头部分的结构,把车头向前延伸了一段距离,专业术语叫“增加前悬”。
具体增加了多少呢?
76毫米。
这个数字听起来不大,也就一个银行卡的宽度,但在汽车设计这种精细到毫米的领域,这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动了,直接导致整辆车的长度也跟着增加了。
因为新车的外观部件还没生产出来,工程师们就干脆拿了现成的雅力士车头零件先装上应急,这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副怪模样。
解决了发动机的安放问题,一个更大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电池组放哪儿?
这套混动系统用的可不是那种纽扣电池大小的轻混电池,而是一组实实在在的动力电池包。
在小小的Aygo X车里找个地方安放它,简直是难上加难。
据说,在项目初期,工程师们被逼得没办法,甚至提出了一个很夸张的方案:把副驾驶的座椅拆掉,专门用来放电池。
这要是真的量产了,估计没人会买一辆只能坐一个人的车。
好在,经过反复的试验和优化,他们最终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解决办法。
他们把主电池模块设计成扁平的形状,塞到了后排座椅的下方,这个位置通常是闲置的;然后把一块小一点的辅助电池,挪到了后备厢地板的下面。
最让人佩服的是,经过这么一番折腾,这辆混动版Aygo X的后备厢空间居然还能保持在231升,和原来的纯燃油版几乎一模一样,日常家用完全不受影响。
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说丰田在空间利用方面的功力确实深厚。
丰田花这么大力气去开发这样一款小车,背后是清晰的商业考量。
一方面,欧洲的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即将实施的“欧7”排放标准,让很多车企觉得再卖小型燃油车已经不划算了,纷纷宣布要退出这个市场。
这就给丰天留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
另一方面,欧洲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的小型车有着持续的需求,但很多人又因为充电不方便或者价格太高,对纯电动车持观望态度。
丰田的这辆Aygo X混动版,恰好就切中了这个痛点。
它提供了远超传统燃油车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表现,又没有纯电动车的续航和充电焦虑,而且预计价格会比尺寸更大的雅力士混动版要便宜不少,可以说是为欧洲城市用户量身定做的理想代步工具。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从欧洲拉回到我们中国市场,就会发现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丰田这种在现有技术上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做法,固然值得尊敬,但在我们看来,它更像是一种在传统赛道上的优化和改良。
而在中国,尤其是在小型车这个领域,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换了一条全新的赛道,并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
当丰田还在费尽心思研究如何把一套复杂的混动系统塞进小车里时,像比亚迪、五菱这样的中国车企,早已经通过技术创新,把高品质、智能化的纯电动小车价格打到了一个非常亲民的水平。
比如说,比亚迪的海鸥、五菱的缤果这些车型,它们不仅提供了零排放的纯电驱动,更重要的是,它们从一开始就是基于全新的电动车平台来设计的,没有传统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束缚,空间利用率更高,乘坐体验也更好。
更关键的是,它们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
一块大尺寸的智能中控屏、流畅的车机系统、语音控制、手机APP远程操控,甚至一些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在我们的国产电动小车上都已经是标配。
这些体验,是丰田那辆以实用和节油为核心的Aygo X混动版所无法提供的。
可以说,丰田在解决的是“如何让一辆燃油车变得更省油”的问题,而中国的车企在思考的是“未来的城市出行工具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这两种思路的差异,体现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丰田的Aygo X混动版无疑是一款针对欧洲特定市场需求的优秀产品,但它也像是一个缩影,映照出传统汽车巨头在面对新能源浪潮时的那种稳健但略显保守的姿态。
而真正引领这场变革,重新定义未来汽车的,或许正是那些敢于颠覆、勇于创新的中国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