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
零跑B01,为啥是它?”
这个问题,自从我把这辆车开回家,就没少被人问。
说价格?
11.98万的指导价,650激光雷达版,再算上那些眼花缭乱的盲订权益,落地价真心不贵。
但问题来了,同价位里,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星耀8,哪一个不是实力派?
为什么我,一个(自诩)对车略有研究的人,会把目光投向一个“新势力”品牌?
“你就不怕它哪天就‘消失’了?”
这是我最常听到的质疑。
坦白讲,当年那些消失的品牌,确实让人心有余悸。
但我毕竟在制造行业摸爬滚打过,深知一个企业的生存法则:盈利能力是硬通货。
在众多新势力中,零跑是少数能持续盈利的玩家之一,另外一个嘛…
理想,那价格我实在“高攀不起”。
数字不会说谎。
上个月,零跑终端销量就冲到了66657辆!
而我的B01,上市不过三个月,月均销量已轻松破万。
在圈内,这绝对是“王炸”级别的核心产品。
持续盈利加上单品爆款,这不就说明了两个关键点吗?
一是零跑有能力在市场长久地走下去,二是B01的产品力,绝对是实打实的。
不然,市面上那么多耳熟能详的大牌纯电车,为啥每个月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它?
反过来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大厂、合资品牌,又何尝没有黯然退场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在众多选择中,独独钟情于零跑B01?
“为情所困,为爱痴狂”,这句话用在我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年轻的心,渴望的是驾驭的乐趣,是每一次踩下油门时肾上腺素的飙升。
秦L和星耀8固然优秀,但零跑B01那后轮驱动的设定,瞬间击中了我的“兴奋点”。
试驾时,它的底盘表现更是超出预期,听说这是Stellantis集团(PSA与FCA合并后的产物)的底盘专家团队精心调校的成果。
这可是个在底盘技术领域有着深厚底蕴的巨头,其功力可见一斑。
我曾试驾过比亚迪秦L EV和吉利银河星耀8。
秦L的空间确实令人印象深刻,2820毫米的轴距,坐进去宽敞舒适。
它的后驱设定也不错,个人感觉比亚迪的纯电车型在底盘调校上,比插混车型更胜一筹。
但为了营造宽敞的空间,牺牲了一些操控的“犀利感”。
而且,11.98万的预算,只能买到续航470公里的入门版,考虑到我的用车需求,只能忍痛割爱。
至于吉利银河星耀8,车长超过5米,轴距更是达到了2928毫米,坐进去仿佛置身于行政级轿车。
然而,价格不菲,且全系为插混车型,低配版纯电续航仅60公里。
虽然油耗低、续航长,配置也相当给力,但它与我追求纯粹驾驶乐趣的初衷,背道而驰,只能遗憾错过。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我想要的,就是一辆能点燃我驾驶激情的纯电车。
有人说,我没真正体验过性能车的极限。
但我认为,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以普通人的经济实力,能够拥有一辆让自己心仪、带来驾驶乐趣的车,已属难能可贵。
年轻人购车,既要忠于内心,也要脚踏实地,绝不能好高骛远,让“信用卡账单”压垮自己。
我的650激光雷达版,百公里加速6.5秒,动力充沛,足以满足日常所需。
更重要的是,这个级别的加速,即使是我这样刚拿到驾照不久的“新手”,也能轻松、安全地掌控。
一辆运动型车,绝不仅仅是账面数据的比拼,更在于能否被驾驶者所驾驭。
零跑B01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均衡,其驾驶感受,我敢说,与特斯拉Model 3不相上下,这“半价特斯拉”的说法,并非虚言。
“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诗,或许能描绘出我对纯电车续航的期待。
关于续航焦虑,这是亲友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选择的是650KM长续航版。
在近期的北方寒冷气候下,我通常会在行驶490-530公里左右时进行补能,不把电量耗尽是我的习惯(其实开燃油车也一样)。
即便如此,500公里左右的实际续航,在城市通勤中,比我之前那台1.5T纯油SUV还要跑得更远。
快充速度?
0.32小时,也就是19分钟的事儿。
我通常会在晚上购物或健身时顺便充电,这不仅不会占用我额外的宝贵时间,还能享受更低廉的电价。
长途出行,确实不如燃油车那样“随心所欲”地规划里程。
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满电大约能跑400公里,但我倾向于不让电量过低。
车机系统会自动规划沿途的充电点,实际操作下来,也并不费心。
归根结底,续航焦虑与否,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出行规划和时间管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每天的通勤距离并不长,一周五天,每天来回二十多公里。
大约半个月充一次电即可,每次花费在45-50元之间。
折算下来,每公里电费仅需1毛钱。
提车近三个月,总里程已超过2600公里,我只充了五次电,总花费不到300元!
这成本之低,几乎让我难以置信。
因此,无论是续航里程的设定,还是日常的用车成本,零跑B01都让我完全摆脱了“续航焦虑”。
用三个字形容,那就是“倍儿爽”!
前不久,我发小也心动了,直接入手了低配的舒享版,续航430公里。
他是个典型的“宅家派”,除了上班,基本不出门。
他告诉我,短续航对他来说完全够用。
这让我恍然大悟,或许很多十几万的纯电车,其续航里程并非“不足”,而是购买者本身的需求,就没那么“高”。
除了驾驶的酣畅淋漓,省钱省心,零跑B01还有哪些亮点?
当初决定入手一辆十万元级别的纯电轿车,我的核心诉求聚焦于“驾驶体验”和“经济性”。
然而,零跑B01的出现,以不到12万的价格,提供了激光雷达和城市/高速领航辅助功能。
对于任何一个对科技敏感的年轻人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拒绝的诱惑!
车机系统同样是吸引我的重要因素。
与激光雷达一样,高通骁龙8295芯片,这配置足以让年轻消费者心动不已。
我甚至开始怀疑, otros 厂商若搭载同款芯片,售价动辄十万多甚至二十多万,是否显得有些“狮子大开口”了?
零跑B01的车机系统运行如丝般顺滑,即便运行大型游戏也毫不卡顿。
12个扬声器带来的音质表现出色,为游戏和影音娱乐体验增添了不少“沉浸感”。
语音控制系统也相当便捷,并且支持左右驾驶位分区控制。
只需一句指令,便能轻松完成操作。
当然,如同所有智能汽车一样,熟悉所有功能需要一个探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充满了乐趣。
毕竟,花了钱,总得弄明白自己到底买了个啥“宝贝”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这至关重要!
以上这些分享,可以说是零跑B01完美契合了我购车时的“硬性需求”。
除了卓越的操控、稳健的续航以及先进的智能科技,这款车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让我挑不出明显的“硬伤”。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人类的情感总是被美好所吸引。
零跑B01的外观设计,就足以让我心生欢喜。
它尺寸适中,比例协调,流畅的车身线条,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溜背式车顶、无框车门、18寸轮毂,无一不精准拿捏了年轻人的审美。
我尤其钟爱它的侧面线条,并非传统的平直腰线,而是采用了一种内凹式设计,赋予了车辆更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
空间方面,我个人并非极端追求。
但偶尔载着父母或朋友出行,他们都表示乘坐舒适。
虽然市面上存在一些空间更大的同价位车型,但这并不意味着零跑B01的空间就“捉襟见肘”。
即便是1米8的大个子,在后排也能轻松就坐。
毕竟,空间并非越大越好,够用,便已足矣。
配置的丰富程度?
或许不能算“包罗万象”。
但日常所需,它一样不少。
行车记录仪、遥控挪车、手机无线充电、座椅加热通风、后排出风口、256色氛围灯、PM2.5净化系统…
…
这些都是我每天都能用到的实用配置。
钱,都花在了最关键的地方。
毕竟,这是一辆不到12万的车,我们不能用它去衡量那些几十万的豪车。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我热切期盼更多零跑B01的车主能够加入我们的交流行列,分享真实的用车体验,共同为自己,也为其他车友“避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