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说燃油车快没人买了,可为啥4月第三周燃油SUV的渗透率突然涨到38%?比3月整整多了4个百分点!作为一个开了5年燃油车的老司机,我明显感觉到身边讨论燃油车的朋友又多了起来。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燃油车市场到底啥情况,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该咋选。
你敢信吗?现在燃油车市场就跟“头部选秀”似的,TOP10的车型能占62%的市场份额。像星越L第三周卖了0.38万辆,环比涨了8%;卡罗拉锐放更猛,环比涨了12%,卖了0.37万辆;长安CS75PLUS直接同比翻倍,卖了0.33万辆。这意味着啥?大家买车都盯着那几款热门车,剩下多车型只能在“夹缝里求生存”。
咱先说说连续霸榜的星越L,为啥它能这么火?上周我陪兄弟去提车,他选的就是星越L。坐进车里,他就跟我显摆:“你看这车身,据说用的是潜艇级笼式车身,79%都是高强度钢,比CR-V的碰撞测试成绩还好12%呢,安全性杠杠的。”启动之后,语音喊一句“你好,吉利”,车机立马就响应,兄弟说这是8155芯片,响应速度才0.5秒,比他之前那辆老车快多了。关键是价格还实在,13.72万起售,比同配置的CR-V便宜3.2万呢,这谁能不心动?
卡罗拉锐放能突围也有两把刷子。我表姐上个月刚提了一辆,周末去她家吃饭,她拉着我去看车:“你看这后排空间,我1米65的个儿,坐进去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呢,轴距2640mm,比同级多数车都长5%呢。”说到油耗,表姐更是满意:“我每天上下班来回40公里,加一箱油能跑好几天,百公里才5.1L油,在同级里算是最低的了,省油又省钱,太适合咱们这种上班族了。”
再看看合资品牌这边,本田CR-V一直是“技术流”。我一邻居开了辆CR-V混动版,有次跟他一起去加油,他跟我念叨:“这车用的是地球梦发动机加混动系统,NEDC油耗才4.9L,平时在市区开,油耗比纯油车低不少。而且本田在县域的4S店有3000家呢,就算住在县城,保养维修也方便。”大众途观L则在智能转型上发力,现在IQ.Drive系统的渗透率都到65%了,身边有朋友试过,说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挺好用的,新手开也能省心不少。而且终端优惠能到2.8万,性价比一下子就上来了。
咱们自主品牌这两年也相争气。长安CS75PLUS的爆发可不是偶然,我去试驾过,那台智慧新蓝鲸3.0发动机,热效率能到40%,动力相强劲,起步加速都很带劲。而且全系标配爱信8AT变速箱,不像有些竞品用的双离合,开久了容易顿挫,这点对新手特别友好。奇瑞瑞虎8则走性价比路线,1.6T加7DCT的组合,零百加速8.9秒,动力够用,还提供终身免费基础保养政策,后期养车成本低,对预算有限的家庭来说很合适。
豪华市场这边,奥迪Q5L和宝马X5也有新动作。奥迪Q5L的40TFSI车型终端价下探到32万了,以前想都不敢想;45TFSI车型还标配空气悬架,舒适性大大提升。宝马X5国产化后,轴距加长了130mm,达到3105mm,后排空间更宽敞了,3.0T车型起售价还降低了8万,吸引了不少想买豪华车的消费者。
现在燃油车市场有几个明显的趋势。一是混动化加速,本田CR-V混动版占比都到45%了,星越L雷神混动版订单也占30%,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混动车型,毕竟既能省油,又没有充电焦虑。二是智能化竞争激烈,头部车型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78%,高通8155芯片装车率同比涨了120%,以后开车说不定会越来越轻松。三是消费分层加剧,15 - 20万的市场份额提升到52%,成了主流,而30万以上的市场同比萎缩8%,看来大家买车越来越务实了。
说了这么多,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该咋选呢?要是家庭用户,空间和经济性很重要。星越L轴距2845mm,跟汉兰达的2850mm差不多,空间够大;卡罗拉锐放百公里5.1L的油耗,比途观L的6.6L低不少,养车更省钱。要是技术控,肯定看重动力和智能,星越L的2.0T发动机有238Ps,比探岳380TSI的220Ps更强;长安CS75PLUS用的8155芯片,智能座舱体验比用MQB平台的途岳好太多。
虽然现在新能源车挺火,但燃油车在二三线城市占比还有68%,毕竟充电焦虑指数还是高达72%,很多地方充电设施还不完善。合资品牌现在也有转型压力,传统4S店客流量同比降了23%,电动化投入占比还不到15%。不过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市场竞争激烈是好事,选择更多了。
作为一个开了多年燃油车的人,我觉得买车不用跟风,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你是看重空间、省油,还是动力、智能呢?最近有买车打算的朋友,不妨多去试驾几款,看看哪款车最合你的心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