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迎来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新举措,一条名为“商都号时空穿梭文旅巴士”的特别专线正式开通运营。
这条线路的推出,不仅是郑州公交服务的一次创新,更被视为当地文化建设、历史资源活化以及文明探源工程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实践。
对于市民和游客而言,它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能够以一种新颖、便捷的方式,近距离感受郑州这座拥有三千六百年建城史的古老都市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回顾历史,三千六百年前,商王朝曾在今天郑州的中心城区建立起其第一座王城——亳都。
这座古老的都城,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曾是规模最为宏大的都市之一,彰显了中华文明早期的高度发展。
即便在今日,郑州市中心城区依然保留着长达七千米的商代城墙遗址,这些遗迹如同无声的讲述者,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荣光。
而今,“商都号”文旅巴士的开通,正是要将这些埋藏于地下的商都文明,以及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自信,通过流动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据了解,这条文旅专线于7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
其线路设计颇具匠心,巧妙地串联起了郑州一系列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与现代活力商圈。
乘客乘坐这趟巴士,可以途经紫荆山、商城遗址、郑州文庙、商都遗址博物院、二七广场等核心区域。
整个旅程虽然只有短短十公里左右,却浓缩了跨越数千年的商都文明发展脉络。
它不仅仅是为普通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场沉浸式的“穿越千年”文化对话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也为广大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流动的历史课堂,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在当前2025郑州黄河文化月和“见郑美好”清凉消暑季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办之际,“商都号”专线的开通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
它成为了展示郑州作为“最早中国”城市根脉的一个重要窗口,并与郑州同期举办的八大“国字号”文化活动形成了时空上的呼应,共同诠释着郑州作为中华文明“根脉窗口”的深远内涵。
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郑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和吸引力。
对于这辆“商都号”巴士本身,其设计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巧思。
从外观上看,整个车身就像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
车体上,以简约线条勾勒出的杜岭方鼎图案引人注目。
杜岭方鼎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出土的标志性青铜器,它的出现,见证了三千六百年前商都的青铜文明,也承载着“最早的中国”城市基因。
而在方鼎图案旁,一只玄鸟图腾振翅欲飞,这正是呼应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古老传说,象征着商族的起源与城市的根脉。
车身的主色调采用了黄、橙、绿三色交织,并搭配了商周风格的纹样,使得这辆公交车在还未启动之前,就已经化身为一个“行走的文化符号”,仿佛提前翻开了历史的扉页,引人遐想。
当乘客踏入车厢内部,那种沉浸式的体验空间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车顶的回纹装饰,巧妙地呼应了商周青铜器上的经典纹样,让人在现代的交通工具中感受到古老的艺术气息。
车内还巧妙地运用了彩色灯带,这些灯带不仅提供了照明,更勾勒出一种古今交融的时尚氛围,让整个空间显得既有历史感又不失现代感。
橙色的座椅温暖柔和,搭配原木色的桌台,整体风格既让人仿佛穿越到了商代殿堂的庄重与肃穆之中,又融入了现代会客厅的舒适与惬意。
可以说,这一方移动的空间,充分融入了“博物馆质感”,使得每一次乘坐,都成为一次与历史对话的开始。
这样的设计理念,无疑为传统的公共交通赋予了全新的文化内涵和体验价值。
“商都号”专线的核心规划理念,在于构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线路以紫荆山为起点,精心设计,使其环绕着三千六百年前的商代都城城墙遗址运行,这样乘客在车厢内,便能近距离地感受中华早期文明的夯土印记,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
沿途经过的郑州东城垣遗址博物馆、郑州文庙、商都遗址博物院等文化殿堂,共同系统地呈现了郑州“城摞城”这一独特的奇观。
“城摞城”现象,即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遗址层层叠压,有力地佐证了中华文明起源的连续性、创新性与统一性,也彰显了郑州作为“最早的中国”城市之一的历史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线路的规划并不仅仅止步于“怀古”,它更着力于展现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的和谐共生。
从融合了非遗文化与现代美学的“阜民里”文化街区,到飘散着地道烟火气的顺城街清真美食,再到见证了近现代风云变幻与商业繁华的二七广场、德化街,乘客在移步换景之间,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郑州从商代“亳都”到现代“商都”的生生不息与蓬勃活力。
每一个途经的地标,都是商都文脉在新时代璀璨绽放的例证,让人们看到历史是如何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创新体验方面,“商都号”开创了“边走边看边讲”的文旅融合新模式。
车内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他们全程伴随,以“一辆车,体验3600年城脉的4次心跳”为主线,围绕郑州的历史、革命(特别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近代史事件)、商业发展以及市井生活这四大维度,进行生动的讲解。
讲解员不仅会详细讲述商城遗址、城隍庙、二七纪念塔等沿途景点的厚重历史与动人故事,还会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让原本可能显得有些抽象的商都文明变得可知可感,深入人心。
乘坐这趟旅程,无疑就像是体验了一次生动的商都历史文化公开课,让学习历史变得充满乐趣。
此外,专线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文旅资源的联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
乘客在游览过程中,可以在紫荆山公园欣赏九千余株荷花竞相绽放的美景,在城隍庙感受明清建筑的韵味和丰富的民俗文化,在二七广场体验现代都市的“潮玩食趣”,或者在阜民里尽情享受“见‘郑’美好清凉消暑季”带来的夏日盛会。
从交通接驳来看,位于紫荆山的终点站实现了与地铁1号线、2号线以及四十余条公交线路的无缝衔接,构成了高效的“两网融合”交通体系。
更进一步,乘客还可以便捷地与S605路文旅线路接驳,通达“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等郑州新兴的文旅地标,这有效地激活了郑州的全域文旅资源,显著提升了郑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便捷度。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商都号时空穿梭文旅巴士”专线的开通,不仅为郑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条“流动博物馆”,更是郑州加快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的一个生动注脚。
当代表商代文明的杜岭方鼎纹样与象征近代革命精神的二七塔钟声在同一空间交相呼应,当寓意着中华民族起源的玄鸟图腾与现代高速发展的米字高铁呼啸声共同鸣响,这都深刻地体现了郑州在传承三千六百年文明底气的同时,在新时代书写改革与传承交融共通的传奇。
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体验,郑州公交文旅巴士服务中心在紫荆山金水路东立交桥下设有乘车地点。
该专线的发车时间为每天的上午9点至晚上21点,覆盖了白天和部分夜晚时段,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游览时间。
票价方面,成人票为每张10元,亲子票为每张15元,价格亲民,旨在吸引更多人群参与体验。
行车路线涵盖金水路、城东路、东大街、紫荆山路、城南路、南顺城街、二七广场、民主路、太康路、人民路等主要街道,沿途停靠站点包括紫荆山、商城遗址、阜民里、二七广场,这些站点都是精选的文化和商业核心区域,方便乘客上下车和游览。
此外,为进一步助力“见‘郑’美好清凉消暑季”暑期促消费系列活动,郑州公交集团还同步开通了两条新的专线:一是中原区中央文化区直通车,该线路首末站为凯旋路公交站至奥体中心地铁站,运营时间为傍晚18点至22点,票价为每人次1元,IC卡有效,途经凯旋路、丹水大道、长椿路;二是郑东新区金融岛直通车,该线路为环线,首末站均为金融岛南至金融岛北,运营时间同样是傍晚18点至22点,票价也是每人次1元,IC卡有效,主要途经龙湖中环路。
这些新增线路,共同构成了郑州夏季文旅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助力郑州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