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

对的,又醒过来了!是谁,天天说图总会不会一觉醒不过来的,坏人,一定是坏人。

有个问题来了:老图发现,今年上市的新车,20万以上的是真的多,难道有钱人越来越多了?

首先,享界S9T一大早公布了预售价格,32.8万起,基本意味着正式上市的时候价格会下调一万,加上目前的2000小订抵扣5000那就是1.3万,32.8-1.3最终实际价格就是31.5万,还行,对于买享界车型的受众,这价格不算贵。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毕竟,享界S9T增程Max版本搭载了一颗192线程半机械激光雷达,3颗固态激光雷达,还有5个4D毫米波雷达,是目前华为系中仅次于尊界S800的辅助驾驶硬件配置,和问界M9属于同一档。

此外,享界S9入门版还标配了空气悬架和CDC,标准版是37度电池,下单时可以直接选择53度电池包,目前的价格是加2万。

此次,享界S9T总共推出了4个版本,增程Max,Ultra以及纯电Maxhe Ultra。车长5160mm,轴距3050mm,增程版纯电续航分为251公里和354公里,纯电版本,后驱和四驱分别为801公里和701公里。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至于配置层面,应该和享界S9差不多。前排应该是双零重力座椅,第二排大概率可能支持腿托调节,而且会标配加热、通风、按摩。

瓦罐车在中国市场上的确不算主流,但是蔚来ET5T的销量还不错,而且享界S9T的价格如果能和享界S9比较接近,销量上应该能维持一个能接受的数字,但是想要卖的月销量万台,这个难度有点大,但是一定会有人喜欢,因为旅行车开起来相比SUV更舒服,问题是,很多喜欢外出的人,实际上对六座是有更大需求的,所以,这就是旅行车目前面临的尴尬,如果旅行车搞个六座,那可就真的容易卖爆了,但是设计上很难,因为旅行车毕竟还是轿车的一种,底盘太低。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除了享界S9T之外,还有一台SUV车型公布了价格,作为一款大型SUV,定位硬派的猛士M817终于正式上市了,这款SUV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续航WLTC标110公里,五门5座SUV,搭载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车身尺寸5100mm,轴距3005mm,亮点是搭载了华为ADS,一颗192线程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具备城市领航能力。入门版就有流媒体后视镜,前排座椅支持高低调节,第二排座椅支持靠背调节,对于喜欢硬派越野造型的受众,猛士M817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猛士M817起售价31.99万,这个价格着实不低,对于诸多城市场景用车的受众,817的吸引力不会太大,因为这个价格能买到的六座SUV太多了,像即将上市的问界M7以及深蓝的S09都是更舒适化的选择。

如果是重度越野的用户,817才是选择,而且还会和诸多燃油硬派SUV形成竞争,不得不说,重度越野车型,现在的市场并不是很大。方程豹 豹8目前的销量单月一两千台,豹5的价格低一些,月销量四五千台,817的月销量基本可以预见。而且豹8也搭载了华为的ADS辅助驾驶系统,不过817要比豹8的价格便宜不少。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从2025年的车市看,中低端车的上市数量,远远低于中高端车,至少在舆论层面是这样的,热度全都是中高端车,M8、S09、智己LS6、领克900、全新问界M7、智己LS6等等,这个景象非常有意思。

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便宜的车依然很少,像风云T11、吉利银河M9可能起售价格会低于20万,但是主力车型的价格应该还是会在20万露头,说白了,以前国产车干合资车。十万级很难喝合资车对抗,但是到了20万以上的市场,国产车的优势就来了。无论是辅助驾驶、零重力座椅还是大六座,都能逼近甚至超越合资车,这是为何?

老图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原因,抛砖引玉吧。

一觉醒来,又有两台车公布了价格-有驾

①、合资车更高的价格,品牌溢价严重,低端车国产车也很难拿出更多配置,但是20万以上,国产车的配置可以给的很足,而合资车依然想要吃红利,所以合资车在20——30万区的竞争力逐日下滑;

②、中产人数的确不少,预算在20万以上的受众哪怕一千万,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也是为何国产中高端车都往这个价位段挤得头破血流的原因;

③、因为大六座这两年的确是热门,因为定位拉高的价格热度也有一部分原因,毕竟,六座SUV贵一点很多人能够接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